哲学 >>> 宗教学 >>> 宗教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宗教史学 宗教哲学 宗教社会学 宗教心理学 比较宗教学 宗教地理学 宗教文学艺术 宗教文献学 神话学 宗教学理论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宗教学理论相关记录954条 . 查询时间(0.637 秒)
本书是著者以中国洪水神话研究为中心的神话学论文集,收录论文八篇。综合了神话研究的原型论(荣格)、母题-类型论(阿尔奈-汤普森)和功能论(普罗普),提出了“功能性母题”、“原型的类型化”等方法论命题,并尝试用于分析中国洪水神话。通过分析中国洪水神话的文本与功能指出:神话的阐释就是神话的传承,而神话的传承也就是神话的阐释。进而指出,神话既可以叙事的文本形式也可以“论理”的文本形式而存在,进而肯定了神话...
全书收录1903-1992年间共计87位学者的重要神话学论文98篇,逾100万字。上册含1949年前论文50篇,包括了蒋观云、鲁迅、闻一多等学者的成果;下册含1949年后论文48篇,包括了当代海内外学者的成果。收录的文章多具典型性,例如将以周作人为代表的人类学派,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以苏雪林为代表的泛巴比伦学说的相关论文均收入其中,这些文章或代表了某类学派和思潮,或引领了某种方法,在神话...
本目是贺学君与日本名古屋大学樱井龙彦教授合作完成的大型工具书,贺学君承担主要工作。该目汇集了1882-1998近百年中日学者对中国神话研究的成果,共11490条,中文10443条、日文1047条。中文最早1903年,日文最早1882年。全目分四大部类。一、总论,含基本理论、神话学史;二、专题研究,含神话与社会历史、与古地理、民族、宗教、民俗、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文化及其他多项;三、作品研究,含...
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地位及其作用的肯定,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方向及其不足提出的要求。学科建设包含多方面内容,概括起来不外乎人、物、学三大构件。人就是人才,是首要因素,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其具体内容。物就是物质环境,即外在条件,包括研究场所、教学设备等。学就是学说、理论,包括学科体系、理论体系、知识系统、实...
2022 《神话主义: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的神话挪用与重构》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获奖作品。
本书是著者运用新神话观重新梳理中国古代神话现象发展历史的初步尝试。在本书中,著者尝试证明:神话的文本内容并不能被仅仅规定为超自然叙事的神祇故事,而是也能够被认定为历史叙事的圣贤故事。而且,神话并不仅仅与族群存在的合法性甚至合理性相关,也可以与个人存在的正当性相关,因而是人与自身存在的理性信仰的超验对象相关。神话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还原人自身的超验原型的历史,因而神话历史并非总是在时间中的线性发展,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中激起奋进力量,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2023年3月18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人类学课程”教师曹彦副教授带领“红军精神田野调查小组”的四名学生,前往黄冈市红安县上新集镇石古岭村进行调研。
2023年4月3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历史学科系列学术讲座·桂子山史学讲堂·宗教史专题系列讲座”第四讲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莼思堂举行。主题为《宗教宽容的历程:以约翰·洛克为核心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教授、副编审袁朝晖主讲,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初庆东副教授主持,中南民族大学聂利老师、本院教师詹娜、刘清华以及其他师生参与此次讲座。
2023年3月31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历史学科系列学术讲座·桂子山史学讲堂·宗教史专题系列讲座”第一讲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莼思堂举行。
为了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宗教事务局起草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3年3月26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宗教学系举办了以“黄巢农民起义与民间信仰”为主题的宗教学本科生专业教学实践活动。
日前,在全市宗教团体负责人学习会上,杭州市民宗局、市普法办为新增补的11名杭州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力量进一步加强。
Christopher Carl Chrappa,克莱蒙特研究大学政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后,副教授。
萨满面具,是萨满跳神和先民舞蹈时的道具和法器,是神灵崇拜和部落图腾的象征。萨满面具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日、云、雷、电、风、霜、雨、雾、雹、水、土、木、石、山岭、江河等等,以及天神、妈妈神、动物神、植物神、方位神、野祭神等各种源于自然的象征性图像,反映出面具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信仰。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在清代,宫廷和民间广为流传着玛虎戏。“玛虎”为满语,即假面舞,或称面具舞。
2023年3月2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主办的“贡院人文与宗教讲座”第一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在世界宗教研究所成功举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