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文学 当代文学相关记录1036条 . 查询时间(0.1 秒)
2022年11月12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清华教授当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一任会长。
2022年9月21日,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邀请,上海大学文学院曾军教授在线上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在现当代文学与文艺学之间”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沈杏培教授主持,在校部分青年教师及各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在随园校区中大楼117室共同聆听。
2022年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各奖项评奖委员会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各评委会在国家公证机构的公证下进行最后一轮投票,庄重、严肃的计票环节结束之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宣读投票结果。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处审核批准,7个奖项共35篇(部)作品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另发)。这是对35名作者、译者辛勤劳动的肯定,更是对新时代文学满怀信心的回顾与展望。
韩少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风格独异而体量庞大的作家。似乎存在两个韩少功:一个是写小说的,一个是写散文的;一个是感性的,一个是理性的;一个是传统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介入现实的,一个是超脱现实的。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
2022年6月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联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举办了“历史文化的态势与越南当代文学的发展”主题讲座。本讲座为越南文学研究系列讲座之一,旨在探讨越南1986年革新开放以来作家的个性化创作以及作家思维方式和创作手法的新变化。主讲人阮登叠(NguyễnĐăngĐiệp)是越南文学研究院院长,兼任越南作家协会文...
2022年5月11日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场师生学业线上交流会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刘志权老师主持,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张博实、李玮、沈杏培及学生代表邢晨、宋子悦、马偲婕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还吸引了大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感兴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与,交流会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普遍的认知是线性而模块化的,即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现代派、先锋、新写实、新历史等文学潮流的更替,构成了线索清晰、逻辑井然的存在。它仿佛在昭示后人:80年代的文学创作就是按顺序在这些板块之下进行思想演绎与形式探索的。这种“常识”的获得,一方面来自文学史的强大叙述,另一方面则与当时文学批评的“潮流化”有关(在某种程度上,前者其实来自后者)。所谓文学批评的“潮流化”,...
在“中国当代文学”未正式命名之前,1950年代通常使用“新中国文学”(或“新中国的文艺”“新中国的人民的文艺”)这一表述(周扬在报告或讲话中有时出现“今天的中国的文学艺术”这样随意的说法),这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初建构时的一个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经验、讲述中国故事、形塑中国形象的有效载体。当代文学的审美实践、海外翻译与有效阐释,以及经纪人、编辑、出版者、文学活动等传播机制,环环相扣,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逻辑链条,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
当下是这样一个时刻:一切首尾相顾的历史都处于破裂之中,时间链条上的过去、现在、未来被同时召唤然后并置,一切都敞开着,一切都显示为未知,一切都在为一场“决战”准备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当代性”正在绽出。这使我们获得了一种重新肯定性评估“当代文学”的契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范式转型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从当代文学发生之日起,学术界就面临如何阐释当代文学的问题,其中就涉及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等内容。而且,随着文学社会语境、研究对象和诉求的变化,文学研究范式转型问题也越发突出和明显,通常显现在文学研究方法论争中,通过论争确立某一历史阶段通约有效的研究方法,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主流文学研究范式。从这一角度看,当代文学研究范式转型与当代文学演进和当代文学研究史...
在尚未使用“文学制度”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之前,将当代文学制度的一些实质性问题纳入文学史研究的是香港学者林曼叔等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49—1965大陆部分)》。本书的第一章《文艺政策与作家组织》,概述了“毛泽东的文艺路线”“作家协会的组织”“出版情况”和“青年作家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其价值判断我们未必认同,但这样的编写较早涉及到了当代文学制度的一些问题。
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是由两股力量推动的。一是文学创作中的新变,及其带来的对批评的挑战;二是国外理论的冲击及其对批评家们的影响。历史地看,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是批评理论化趋势的重要成果,但它还有一个副产品出现,那就是文学批评的“理论过剩”现象。理论能带来文学批评的意识自觉,但它自身也是有限度的。文学批评要想成为有效的批评,应当同现实建立起联系,在文学活动各个环节之间交往和...
这些年,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化,在许多老师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大发展。简要地说,当代文学的学科化努力,使得我们的研究,开始摆脱以往那种过于率性、过于随意、过于表面的言谈,而变得更加严谨、更加理性,谨慎地处理各种材料,并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种种学科性问题也逐渐形成,并进入研究的过程之中。学科化的发展,有赖于学科性问题的提出并形成,因此,学科性问题永远都是重要的。这些学科性问题不仅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