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相关记录952条 . 查询时间(0.246 秒)
中国铁道博物馆是铁路唯一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铁道部中央技术馆,后因工作需要,在经历四次机构调整后,于1978年撤销原单位,并成立了铁道部科学技术馆,2003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铁道博物馆。主要任务是负责铁路文物收藏保护、展览展示、学术研究、修复鉴定,担负着传承、弘扬、发展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铁路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铁路文化建...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国侨联直属事业单位,是全面展示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和文化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现有藏品近6万件(套)。2019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0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2021年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场所,2022年入选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设立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3年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中国华侨华人研究基地。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位于北京东长安街主干线北侧,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北京警察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36号,于2001年7月对外开放。博物馆采取编年史与重大专题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向社会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首都公安走过的艰辛历程以及在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首都稳定,保卫人民安全,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宪法及法律尊严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保利艺术博物馆于1998年12月经北京市文物局正式批准成立,1999年12月对外开放,是中国首家由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出资兴建的文化艺术类博物馆。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抢救保护流失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宗旨,秉持“精、珍、稀”原则,20多年来,自海外抢救大量珍贵流失文物,最终形成了三个重要的展览序列——“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中国古代石刻佛教艺术精品陈列”“圆明园兽首铜...
1981年3月27日茅盾谢世后,同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期间,由罗荪、黄源、林焕平等前辈和叶子铭、孙中田、邵伯周、庄钟庆、丁尔纲等中年学者共同发起筹建全国茅盾研究会。
胡若思旧藏“清角”琴,曾经被认为是唐琴“清风”。经过比对研究后发现,“风”字应为“角”。“清角”琴龙池两侧满布周必大的长篇铭文,铭文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九霄环佩”琴、原宋内府藏“虞廷清韵”琴的题刻基本相同。“清角”琴的琴面与琴底漆面保存状态差异明显,这种差异有其修复的历史原因。
1989年6月30日,经三亚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三亚市博物馆,但无固定馆舍和陈列馆,仅有办公室设立在文体大楼三楼。20世纪90年代初,搬迁现文体办公大楼三楼。历任馆长(副馆长):黄怀兴、林世旭、林亚养、孙建平;现任馆长(副馆长):黄小旭。2005年3月到2011年11月,根据市领导工作指示,市博物馆在市图书馆举办了:历史文物综合展、落笔洞遗址出土文化遗物展。2015年1月,三亚活力新城文化中...
2009年12月2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之一,是群众性、非盈利性的学术团体。英文译名为Chinese Committee For Literary Museums,缩写为CCLM。
2010年5月13日,“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成立会议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到会并讲话,15位中心研究与编撰人员到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义勤主持会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于2010年4月2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召开了成立大会,同期举行了第二届“全国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论坛”。
国家自然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代表国家保护、研究、收藏、阐释和展示自然物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自然遗产。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58年5月现址主体建筑落成,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馆名。1959年1月开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1962年1月定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20...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2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十王宅东坊墙、东坊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外郭城北城墙进行了主动性发掘,清理道路、车辙、排水沟等遗迹,并解剖了十王宅东坊墙墙基,外郭城北城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2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2021年4至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托里县那仁苏引水工程水坝淹没区发掘古墓葬72座、祭祀遗迹1处、殉马坑1座。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推断,M2、M4、M5代表的墓葬遗存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铜石并用时期。此次发掘发现国内最早的铁器、玛瑙、绿松石等遗物,不仅填补了塔城地区历史文化的诸多空白,也为探讨准噶尔盆地西缘人群和文化的变迁与演变提供了珍贵材料,对中亚地区与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研...
201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门峡后川村共发掘古墓葬229座,其中13座墓葬排列较为规律,墓葬形制均为竖穴墓道土洞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等70件。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特征推测其年代为秦至西汉早期。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三门峡地区秦汉时期家族墓地以及葬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