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近代文学史 >>>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中国近代文学史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3.521 秒)
骆一禾的诗在1980年代诗歌中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这不仅是由于他的写作契合了其时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写作形态,更是由于其诗歌所昭示出的文学精神与历史理性。“黄昏”在骆一禾的诗学观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甚至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围绕着“黄昏”意象的建构,骆一禾的诗形成了以“红色”为主导,多元色彩并置的“色彩群”。骆一禾在透视“黄昏”色彩的同时,集中表现了鲜明的文学精神与深刻的历史理性。
早在2011年,我申请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这个题目比较难把握,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百年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重心不可偏颇,精要处要阐释准确,是故有诸多踌躇。思考数年,才写下这篇导言。琢磨这个题目的要义就在于:要去把握住百年中国文学如何开创中国的现代文学,如何完成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转变,由此建构的现代社会的精神理念和审美价值,如何塑造了中国现代...
黄万华,浙江上虞人。一九六八年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七七年恢复高考之后,考入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名牌课程建设立项“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 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西乡(今属肥西县)山南馆唐家圩,幼时在私塾念书,旧学邃密,十多岁即已圈点过一遍《资治通鉴》。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易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黄彰健等人同学;此一时期的中大历史系有“沙坪坝的黄金时代”之说,柳诒征、朱希祖、缪凤林、郭廷以、向达、沈刚伯、贺昌群、白寿彝、韩儒林等史学家皆执教于此。194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从重庆来到大别山区的岳西,...
张俊才,男,1945年生,山西省临猗县人。196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于山东聊城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学术带头人,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