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智识史 科学社会史 科学史理论与方法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国外科学技术史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科学技术史 仪式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223 秒)
牵牛织女传说并非源自星空中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实际上,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的原称“河鼓”而非“牵牛”,“牵牛”之名乃传说生成之际,为与“织女”相配,由“河鼓”改称而来。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亦以“牵牛”为名,“织女”与女宿之“婺女”相近,再加之日常星象观测与星宿知识间的认知差异,两组牛女星在汉唐时期混误情形较多。传说成熟后逐步脱离原本的星象框架,形成自身的叙述逻辑,且星宿知识进一步完善确立,两组牛女在宋代以...
6月6日,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文化与乡村振兴”——第六届城市文化发展论坛暨征文颁奖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华平主持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分别致欢迎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陈存根,十八届中央巡视组组长、原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文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崔新建分...
2020年10月17日,第二届医学史(南京)学术论坛暨张慰丰教授藏书赠母校仪式在我校召开。本次论坛由我校医学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人文研究院联合举办,并通过座谈会、主题报告、论文交流等形式,开展切磋研学,进一步提高医学人文研究水平,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校领导石金楼、党委常委沈瑞林,我校医学史专家张慰丰教授及其家属,原党委副书记周亚夫,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馆长张大庆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
2020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举行“十三五”规划重大突破项目“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合作出版签约仪式
2020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举行了“十三五”规划重大突破项目“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合作出版签约仪式。出版社赵猛社长、泰山基金办公室杨磊副主任,研究所张柏春所长、关晓武副所长(“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项目负责人)、课题组负责人和代表及相关管理部门同志与会。会议由关晓武主持。
2020年9月1日下午,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暨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论坛在我校赛罕校区举行。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冯立昇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姚大志研究员,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二级调研员侯锦,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外国专家局)处长何秀萍,自治区科协...
2019年11月7日上午,农业伦理前沿研究论坛暨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伦理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我校举行。副校长丁艳锋,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付坚强、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卢勇、副书记杨博、副院长姜萍,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PaulB.Thompson,以及来自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了仪式。开幕式由卢勇主持。丁艳锋在开幕式上致...
2019年4月26日上午,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和医学史系,以及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暨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科技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李楠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2012年12月11日,由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际技术转移与合作论坛暨国际技术转移高端人才培训计划启动仪式于北京大学中关新园1号楼二层科学报告厅成功举办。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军,北京市科委人事处副处长陈宝龙,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中国区负责人David Ai,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丛巍等出席了活动。
2012年9月27日,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三亚市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本所209会议室举行研究所院地合作项目《四海测验:中国古代的天文大地测量 – 以康熙朝〈皇舆全览图〉测绘为中心》的协议签字式。海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办公室郑剑处长、三亚市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戴彬森副总经理、项目组成员宋爱军; 我所孙小淳副所长、汪前进研究员、科研处范勇以及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生代表20余人参加仪式。孙小...
布依族是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铜鼓既是布依族的传统乐器,也是令人景仰崇拜的神器礼器。布依族的铜鼓长年庋藏于家中,平日非重大节庆仪典,不轻意示人,春节期间 “击铜鼓为欢” [2]。早在20世纪30年代,郑师许《铜鼓考略》在胪列历代记载铜鼓的典籍的同时,特别指出“今日使用铜鼓之仲家”,与苗族、彝族不同,强调学人研究铜鼓“不必限于过去之遗物而仅作考古学之研究,且须兼作土俗学之研究”。[3]他在书中不仅载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