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近代文学史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中国近代文学史 文学相关记录146条 . 查询时间(0.661 秒)
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也是新文化运动标志性刊物《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创刊100周年。4月19日,《新青年》创刊百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五四文学革命真相”、“如何回应对于‘新文化’的质疑”等议题展开深入分析研讨。
文学的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对此前传统文学再阐释。这种再阐释即对原文化形态的策略性误读。为了变革当前的文学,而从传统中寻找符合需要的资源,对其进行"再阐释"的现象,本文称之为"汲古求新"的文学变革模式。这种模式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隔代遗传",即越过离当前变革最近的一段历史,上溯到更早的历史传统中的资源和根据,以反抗和否定当前要变革的现实;一是"同情弱者",即寻求传统中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的资源...
近日,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会上,河南大学关爱和教授当选为会长。本届年会以“视野•方法•史料——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多维展开”为主题,共收到学术论文90余篇。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等高校、研究和出版机构的110余名专...
作者结合近代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脉络,运用史论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考察了严复的文学功用观和雅俗观,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严复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变革的影响,进而揭示出严复与近代文学新变之间的关系。严复与近代文学变革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展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在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之际为救亡图存所做的艰苦努力,也反映了近代文学从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艰难轨迹。
从“身体”视角研究抗战文学,可以获得如下新认识:第一,个人身体的细微书写与爱国主义的 宏大叙事紧密相关;第二,鼓励裸露男性身体,但对女性身体的描写,却直到1980年代以后才有大胆的敞开与 展示;第三,赋予人物明显的美丑对比,身体成为伦理与道德的标记物;第四,高大、威武、健壮的抗日英雄,反 映出对国民身体与精神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诉求.
湖南省作协传来消息,在3月20日召开的湖南省作家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上,我院文学所研究员卓今的理论专著《残雪研究》荣获第五届毛泽东文学奖,是此届该奖项理论类别唯一获奖著作。
2013年11月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台湾研究新跨越会议“台湾文学文化双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两岸文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共6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就台湾文学、两岸教育、文化产业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黄万华,浙江上虞人。一九六八年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七七年恢复高考之后,考入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名牌课程建设立项“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 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黄昌勇,男,汉族,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文学博士,教授。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其它文章百余篇。
叶中强,男,祖籍浙江舟山,1953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 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近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都市文化。近年来共参加国家、上海市级研究课题6项,主持上海市级研究课题1项。出版有文学、文化研究专著:《从想像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寻...
在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下,梁启超纠正了自己早年主要强调借镜欧洲文学革新中国文学,而对传统文学,尤其是正统的诗文学评价偏低的立场,在其国学的框架内对于中国诗歌史进行了重新梳理和阐释。他将抒情精神作为中国文学的根本精神,在理清和阐发中国文学久远而深厚的抒情传统的同时,对于屈原、陶渊明、杜甫等以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为核心的人格结构和抒情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肯定。梁启超重寻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意在将其作为新文学和新文化...
左鹏军,男,1962年生。199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省级培养对象,兼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国近代文学、中国戏曲史、岭南文学与文化。
陈广宏,1962年生,浙江鄞县人。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7年、1990年在复旦大学古籍所先后获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学位、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章培恒教授。1990年8月进复旦大学古籍所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担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2002年11月起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古籍所副所长。2003年入选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