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宗教学理论 无神论 原始宗教 古代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道教 印度教 犹太教 袄教 摩尼教 锡克教 耆那教 神道教 中国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 当代宗教 宗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宗教学 近代中国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219 秒)
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新教研究(1867-1931)》系华师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徐炳三教授的专著,得到章开沅文化交流基金会的半额出版资助,于2019年12月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当下热点之一乃医患矛盾,百年前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所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对今日中国之医学发展有何启示?2017年10月25日,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举行,与会者包括50余名中外新老学者、教授参加会议。
2015年6月12日至13日,第九届近代中国基督教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香港浸会大学举行。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1949年后的中国基督教”。 此次研讨会联合主办单位有: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香港浸会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研究课程。
2014年11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基督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与世界基督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汪朝光副所长,福建师范大学汪文顶副校长,著名基督教史研究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卢龙光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段琦研...
“庙产兴学”指清末民初以来,主张利用全国庙产以开办学校之风潮。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由于部分知识分子及政府官员对佛教缺乏了解,国内外各种势力介入,不管出于善心还是趁火打劫的觊觎,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这个原本尚带有正面意义的举动,因中央权力的孤悬和社会价值失范,已经成为负面的扼杀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或文化的暴力风潮。在近代中国曾有两次规模较大的“庙产兴学” 风潮,对当时中国社会文化...
中国近代体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基督教青年会联系起来的,“青年会是中国新体育的向导,这也是人尽皆知的。最初是各学校的体育班,后来是校际的比赛会,接下来是各省和全国的运动会,最后是国际的运动会,都由青年会首先倡导。”[1]在青年会之前,教会学校也有体育比赛或体育运动队等,如教会学校圣约翰书院1890年就举行过田径运动会。是在青年会的领导和运作下,中国近代体育逐渐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
佛教和道教是中国古代社会较为正规的宗教,这两种宗教尽管在教义、教规以及世俗化的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别,但是,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它们都代表着中国的传统信仰,也具有大致相同的命运,因此本文把佛教和道教放在一起考察。在传统社会,佛道二教构筑的神灵体系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佛教和道教的信仰不仅受到官方不同程度的重视和倡导,而且也被广泛地融入世俗生活,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
内容提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制度化儒家处于消解过程,康有为面对不可逆转的走向世界进程,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认同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试图运用西方的宗教资源,使儒家在脱离权力和政治领域之后,依然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持。本文通过对孔教会建立过程中,康有为所受到的儒家内部的保守势力和社会的激进思潮的双重打击,从而为我们如何认识儒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一种反思性的题材。关键词:孔教会,康有为,文化...
其实在康有为并不愿意公开出版的书中,康有为走得更远。根据康有为自述,他从1882年就开始购买西方的书籍,并于1885年开始研究数学,并用几何形式编著〈人类公理〉,在我们现在能看到据说是综合了〈人类公理〉等书,写成于19世纪90年代的〈实理公法全书〉中,康有为指出:“凡一门制度,必取其出自几何公理,及最有益于人到者为公法,其余则皆作比例。”我们姑且不论将制度之合适性的标准定位于“几何公理”的恰当性,...
新文化运动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意义我们姑且不论,但是启蒙思想家们简单地看待传统,进而企图以一种“主义”化的“科学”和“民主”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来作为解决现代化和文化认同的矛盾,那么这是文化认同危机的最终解决方式吗?  毫无疑问,康有为试图通过建立孔教的方式为制度变革中的中国人寻找一个文化认同的基础。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制度本身是否是可以脱离文化传统而移植的,或者说制度变革之后原有的认同基础是否依然有...
丛曙光、邱兴旺在2006年第2期《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上发表文章《基督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妇女》。文章认为,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初期,以当时中国受压迫最深的妇女阶层作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她们地位的活动,如创办女子学校、提倡女子天足、支持中国女子反对中国传统的婚姻形式和惯例、帮助一些农村妇女识字读经、医治某些妇女的病痛等等。这些活动,在客观上对近代中国妇女产生了积极影响,多少传递了某些妇女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