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文学 比较文学相关记录275条 . 查询时间(0.764 秒)
车槿山,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多边文化研究》主编。曾讲授的研究生课程有“叙事学理论”、“欧美现代小说选读”、“20世纪中法文学关系研究”等。现指导的博士生有3人,硕士生有2人。发表有专著《论潘热的前期小说》(法文)(1993)、《20世纪法国文学史》(合著)(1998),译著《碑》(合译)(1993)、《结构与符号》(1997)、《后现代状态》(1997)、《洛...
乐黛云,1931年1月生于贵州,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英语四会,俄语可阅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984—1998)、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1984—1989)。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1990—1997)。著作:《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刘东,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其教学和指导方向为“比较美学”与“国际汉学”,他著有《西方的丑学》(1986)、《浮世绘》(1996)、《刘东自选集》(1997)、《理论与心智》(2001)等,主编有《中华文明》(1994),并译有《马克斯•韦伯》(1987)、《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1988)、《卢梭•康德•歌德》(1992)、《蒙元...
中华读书报2006年7月30日讯: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最新科研成果的“比较文学与文化新视野丛书”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这套丛书由高旭东教授的《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王宁教授的《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张华教授的《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3部著作组成。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2006年7月24日讯 日前,比较文学研究所在京举办“比较文学与文化新视野丛书”首发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和《读书人》杂志等媒体记者出席首发式并对丛书进行了详细报道,40余位读者以及中华书局汉学室负...
新学科的建立往往能促进学术发展。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或复兴就是很好的证明。文学人类学也必因“文学”与“人类学”的互动而提高中国学术研究的水平。不可否认,文学人类学已成为比较文学新的生长点,它已经繁荣了比较文学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李庆本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国思想史与学术史研究、汉语测试研究。曾发表《孟子的“性善论”与基督教的“原罪说”》、《东方文化研究的误区与盲点》、《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走向跨文化研究的美学》等学术论文40余篇。
山西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主要科研成果。
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比较文学  汉学       2006/5/15
近年来关于海外汉学(中国学)的译著越来越多,域外汉学(中国学)对当代中国学术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汉学著作已经成为我们注意的问题。
2006年4月18日下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校文科大楼为华东师范大学师生做题为“文化自觉与文学研究的契机”的报告。虽然年逾75岁高龄,但乐教授思路清晰敏捷。此次报告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谈及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问题,她认为文化自觉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以往人们一般都将翻译和翻译学视为小道,认为它只是比较文学的工具.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文化思潮打破了关于原文与译文的尊卑等级观念,认为翻译并非只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翻译学并非只是研究语言转换的技巧,而是要研究翻译过程中包含的复杂的文化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翻译和翻译学的地位.20世纪中后期,文化研究思潮兴盛,研究者着力探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西方文化与非...
2005年8月16日至17日,“比较文学视域中的人文教育”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学者王晓明、张旭东、罗岗、雷启立、倪文尖等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的部分学生代表就“当代人文教育与文学性”、“比较的文化政治:普遍性和特殊性”、“现代性:影像与再现”、“比较文学视域中的人文教育”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共同主办。
2005年8月1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与纽约大学比较文学双边会议在新逸夫楼431室召开,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比较视域中的人文教育”,会议讨论的主体是两所院校的该领域的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到场致辞。参加讨论会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者王晓明和纽约大学学者张旭东等。
2005年8月13日-16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比较文学与当代人文精神—中国比较文学20周年的回顾与反思”,学者们还就《新人文精神和现代背景下的诗学对话》等八个专题进行分组讨论,同时,大会还组织了以“学术生长点:新世纪比较文学学科的位置与功能”为议题的青年论坛,以“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等为议题的圆桌会议。
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