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道教 >>> 道教史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道教史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1.693 秒)
2023年9月19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许地山藏书珍本选辑》出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法国高等实践研究学院、台湾东海大学、南台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从河北省衡水市文物保护部门获悉,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衡水市、武邑县文物保护部门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武邑县肖桥头镇前老君堂村一处道观遗址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考古发掘。根据遗址和出土物品判断,该遗址为宋代道观遗址,这对研究我国古代道教文化的传播和冀中南地区古代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
近日,由我校文科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文科杰出教授詹石窗教授主编的《中国道教通史》(全五卷)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道教通史》是一部道教通史性著作,350万字,分为五卷,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总结了道教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规律,对道教自身的发展与道教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关系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坚持史论结合,努力挖掘和正确评价道...
2018年6月9日,由河南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金会、河南专门史大型学术文化工程领导小组主办的《河南道教史》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中国道教学院朱越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道教室主任汪桂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霞研究员等国内道教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紧紧围绕河南道教史的区域特点及其在中国道教形成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河南道教史》书稿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及其不足之处等提出了自己真知灼见。
作为市校合作成果之一的《思考杭州——为品质之城资政建言》一书,日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合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杭州市政府政研室合作共建的公共管理中心合作四年来的重要理论成果,选取71篇调研或咨询报告,其中由浙大城市学院教师完成或参与的占50%以上。该书为大16开本,分上下两册,共计156万字,为市政府领导决策做出重要的参考作用。
2005年3月23—30日,我基地卿希泰、朱越利、李刚、张泽洪、钦伟刚、郭武等六位教授赴日本东京参加“第十九届国际宗教学宗教史会议世界大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宗教冲突、对话与世界和平”,六位教授宣读的论文题目分别为:《道教文化与世界和平》(卿希泰)、《道教的融合性》(朱越利)、《儒释道三教合流何以能在中国成立?》(李刚)、《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和影响》(张泽洪)、《“齐...
《马祖与中国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于8月26日至28日在四川什邡召开。与会代表近百余人,分别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个国家和地区,提交论文60余篇。我所段玉明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若即若离:马祖道一禅法别说》论文。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邮编:610064 电话:8628-85412533 传真:8628-85412534
卿希泰教授应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宗教系邀请,于2005年3月3日在里贾纳大学作了题为“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学术报告,里贾纳市有线电视台对报告全程进行了录制,并在有线电视台进行了全文转播。 图1和2: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宗教系吴刚男教授介绍卿希泰教授 图3: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宗教系主任格林芬兰根教授向卿希泰教授赠送纪念品,左为任远教授,她为报告会做了精彩的口头翻译。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
2006年1月2—5日,我所卿希泰、李刚、郭武、苟波、吕鹏志五位教授赴香港参加了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蓬瀛仙馆合办的“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蓬瀛仙馆成立该研究中心的目的,一为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有关道教的课程、研究、学术会议及出版工作,二为推动道教文化在香港地区的普及性教育,三为支援香港道教宫观团体的文化工作。有关方面对此次成立典礼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宗教...
新华网香港3月20日电 “2007丁亥年香港道教节”的首项节目“紫气东来之源——道教文化文物展览”日前在香港文化中心展览馆揭幕。 据香港媒体报道,这次展出的展品包括:一件据称是道教创教石碑的仿制品、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石像、道教天师用的法印、有关老子古迹的摄影作品,还有著名画家刘海粟入室弟子潘小娴有关老子出生、受教、任官、骑牛出函谷关、著《道德经》等故事的画作。 展览从3月19...
新华网陕西频道1月26日电(记者冯国)陕西省志丹县发现道教真身泥塑曾轰动一时,经专家近来深入研究发现,这尊真身泥塑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的真身泥塑,其时代在明末清初。 据介绍,这尊罕见的道教真身泥塑是2004年末发现的,位于陕西省志丹县马头山上。这里原始次生林发育茂盛,在黄土高原地区属于罕见的生态区;附近除了古代庙宇的残碑、砖瓦等建筑遗存之外,还有两千多年前的秦直道及其附属建筑。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
四川剑阁再次发现道教摩崖造像     道教       2007/12/12
日前在四川省剑阁县,再次发现了道教摩崖造像——下寺沙溪坝道教摩崖造像。据专家初步考证,此造像属北魏晚期道教摩崖造像,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下寺沙溪坝道教摩崖造像是在修建河堤工程时发现的,位于剑阁县沙溪坝入口公路的路基下2米、距清江河约5米的一块巨石上。开龛上下两排共7龛,下排两龛属主龛,内容为神像、侍者、力士以及供养人等图谱,人物造像十分清晰。主龛右侧龛窟里的法...
陕西日报讯在陕西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和安康市、十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日前,6尊抗战时期流散在外漂泊长达69年的武当山道教铜像从陕西安康运抵湖北十堰,由十堰市博物馆收藏。这是继1987年46尊武当山道教铜像回归十堰以来,武当山流散文物成功回归。 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部队为搜集战备物资,在部队转移四川时,将武当山周府庵、遇真宫、元和观、太子坡等宫观内近千座铜质造像拆下,用马车运...
11月11日,田悦阳副主任与赛勤赴江苏省句容市参加“葛洪与中国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葛洪与道学思想的历史贡献与现代价值。它旨在通过讨论会的形式,将葛洪与中国文化学术研究引向深入,对葛洪及其道学思想作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挖掘道教思想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道长: 在泉州市道协的积极筹备和大家的支持下,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福建省宗教学会和福建省道教协会共同举办的“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于今天在泉州隆重地召开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和道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是我们继去年在上海召开的“道教思想与中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