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医学 酮相关记录49条 . 查询时间(0.3 秒)
“氯胺酮抗抑郁的机制不同于传统药物,但具体是什么还不太清楚。如果能知道这个机制的话,尤其如果能够将氯胺酮的抗抑郁机制和副作用机制分离开的话,就有可能根据它来开发具有抗抑郁活性,且副作用更小的药物。我们的研究告诉大家,它的抗抑郁效果是通过GluN2A这种受体来的,而且这种受体并不介导氯胺酮的副作用效果。”
近日,寿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麻醉科团队在安徽省胸科医院专家指导下完成医院首例“经硬镜喷射通气下硅酮气管支架置入术”,为肺癌患者重启“生命通道”。该项技术开展标志着寿县人民医院呼吸内镜诊疗技术迈入新里程,将实现与同类先进技术同步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2022年9月13日,一例影像学检查阴性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疑难患者,经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为首的肾上腺疾病MDT团队诊治顺利出院。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好血糖,定期评估并发症,尽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要保证未来的生活质量,就要稳步前行,功在平时。许多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往往疏忽了平时的饮食运动调护和定期诊治,反而容易酿成大祸!
近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孙金鹏、于晓团队在孕酮膜受体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性的精神疾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WHO报告,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青春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增加,复发率高。目前,青少年患抑郁症的机制尚不明确,而现有抗抑郁药物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大、疗效不佳等问题。因此,对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快速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是目前抑郁症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1年10月18日上午,医院临床心理科与日间手术室、麻醉科、药事部等部门合作,在日间手术室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快速治疗抑郁”这项新技术,疗效显著,1小时评估达到临床治愈目标。
10月12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分子育种研究团队与美国夏威夷大学Qing X. Li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医学与食品学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Top期刊,IF5-year:5.07,h-index:240)在线发表题为“Isoorientin affects 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via effects on the ...
2021年7月28日,《自然》在线发表题为《氯胺酮作用于人源NMDA受体的结构基础》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竺淑佳研究组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罗成研究组合作完成。
2021年7月28日23时,《自然》期刊在线发表题为《氯胺酮作用于人源NMDA受体的结构基础》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冷冻电镜解析了NMDA受体结合快速抗抑郁药氯胺酮的三维结构,确定了氯胺酮在NMDA受体上的结合位点,并进一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氯胺酮与受体的结合模式,结合电生理功能实验,阐明了氯胺酮与NMDA受体结合的分子基础。该研究为靶向NMDA受体设计新型抗抑郁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基础。
联芳基旋阻异构(atropisomerism)是众多旋阻异构现象中最普遍的一种。一般认为当旋阻能垒ΔG≥30 Kcal/mol且两个芳基具有非对称结构时,它就具有稳定的轴手性。ΔG越大,轴手性越稳定;而20 < ΔG < 30 Kcal/mol这类具有不稳定轴手性的分子在合成中应当避免,特别是在药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中;ΔG < 20 Kcal/mol可以认为没有旋阻异构。具有稳定轴手性的联芳基结构...
近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发展了一种以水做溶剂、吡咯烷催化查尔酮合成黄酮醇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对C-5取代黄酮醇的选择性好,同时,以水做溶剂、环境空气为氧化剂氧化,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更重要的是,该课题组揭示了可控的选择性机理,即通过溶剂调控中间体enolimine ion (E-I) 和 enonamine (E-B)的形态,从而使中间体经不同反应路径实现产物的选择性: E-I 经环化-[2+...
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戴辉雄课题组在碳碳键活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Pd催化下配体促进的碳碳键断裂,实现了简单芳酮的转化,为相关药物分子的后期修饰提供了新途径。该研究成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属催化下芳基亲电试剂与亲核试剂的偶联是构建芳基化合物的重要途径,拓展亲电试剂的类型一直是化学研究的热点,包括卤代烃、羧酸衍生物、芳...
2020年2月11日,Cell旗下植物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 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唐克轩教授为通讯作者的题为“Parallel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Artemisinin and Flavonoid Biosynthesis”的综述论文。疟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期刊《神经科学杂志》9 日刊发的一项小鼠模型研究表明,一种保护性蛋白水平降低,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GABA 能神经元数量减少,进而造成小鼠神经元网络活动异常,而通过饮食干预手段补充酮,则有助于恢复该蛋白水平,抑制小鼠神经网络活跃度,并降低死亡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