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土壤学 Nature”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09 秒)
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是一项涉及多利益主体、多层次政策目标、多技术手段的系统性工程。在过去几十年,各利益主体(政府、农户、修复公司、第三方评估方)在科学、社会和政治上存在广泛的分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2013年中国政府启动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涉及面积最广、资金量最大、涉及人口最多的耕地重金属综合治理工程,然而政策引导和工程措施下的环境效益、经济社会影响、生态健康风险尚不明晰。因此,构建一个考虑各利益相关方...
植物在土壤资源获取和防御能力之间进行权衡以适应复杂的地下环境,这包括与不同类型的根系相关微生物,如丛枝菌根(AM)和外生菌根(EcM)真菌建立共生合作关系。植物在不同策略间的权衡通过介导根组织化学成分,对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产生遗留效应,这反过来又可能影响新生根系重新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形成反馈循环。然而,这种反馈循环过程间的内在联系很大程度上仍未被量化。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性状的根系“获取(...
植物水分胁迫的临界土壤水分阈值定义为植物蒸腾开始受土壤水分限制时的临界土壤水分值。土壤水分低于此阈值时,潜热通量减少,显热通量增加,这一过程会使大气变暖。室内和站点试验报道了不同的水分阈值,但由于缺乏全球观测,水分阈值的全球分布尚不清楚。同时,对于调控不同生态系统水分阈值变化机制的理解知之甚少。而地球系统模型采用土壤水分-蒸发比值的参数方法来描述水循环和能量循环之间的联系并预测未来气候。然而,由于...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徐建明教授团队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发文揭示全球土壤病毒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与驱动因子(图)
徐建明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土壤病毒 生物地理
2024/7/9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徐建明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土壤微生物“暗物质”丰富的物种及基因资源多样性(图)
徐建明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土壤微生物 暗物质 基因资源
2024/7/9
深层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尚不明确,这限制了对气候变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的预测。土壤胞外酶的产生和酶促反应过程都需要碳源和氮源等,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因此,土壤胞外酶可能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来理解微生物介导的土壤有机碳变化过程。
2022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其背后也隐含了较高强度的资源环境消耗,例如,地下水位急速下降、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化肥施用强度急剧上升、农药污染更加广泛。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管理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农业发...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产生和维持的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是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问题,控制微生物种内遗传多样性的进化过程包括突变、选择、基因流动以及遗传漂变,与之对应,控制微生物种间多样性的生态过程包括物种形成、选择、扩散和生态漂变。在微生物生态学中,选择是确定性过程,漂变是随机性过程,扩散和多样化通常被认为是随机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确定性过程。土壤中生物体型大小是生物的基本属性之一,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生...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揭示全球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图)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Nature Communications 全球变化 土壤 微生物 多样性
2020/6/21
近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王传宽教授团队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global change factors on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ity”的研究论文。《Nature Comm...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淡水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成果(图)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Nature Climate Change 发表 淡水养殖系统 温室气体 排放 研究成果
2019/3/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渔业捕捞量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近55%的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捞。相反,全球鱼类消费量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1960年代的人均消费10kg增加到2016年的20.4kg。全球食用鱼类产品的消费量年均增速达到3.2%,超过人口增长的速率(1.6%),也高于陆生动物来源的肉类消费增速(2.8%)。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贡献,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年世界渔业和水...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任军参与撰写的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
玉米丰产增效 Pursuing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with Millions of Smallholder Farmers
2018/4/24
2018年3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我院研究员任军参与完成的研究论文《Pursuing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with Millions of Smallholder Farmers》(《与千百万农民一起实现绿色增产增效》),这是继2014年后,任军研究员参与完成的论文第二次在《Nature》上发表。
New study in Geology shows humans erode soil 100 times faster than nature(图)
in Geology humans erode soil 100 times faster
2015/1/20
forest and starting intensive agriculture can accelerate erosion so dramatically that in a few decades as much soil is lost as would naturally occur over thousands of years.Had you stood on the banks ...
SOIL ORGANIC MATTER CHARACTERISTICS IN NATURE RESERVE ŽITAVSKÝ WETLAND - NATURA 2000 SITE
humus organic carbon
2010/12/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soil organic matter in the Nature Reserve Žitavský wetland. The area is located on a fluvial plain of Žitava River. Soil pits were trenched o...
Total N, total P and organic matters content in floodplain soils of Xianghai Nature Reserve
2007/8/24
Soil sediment samples of 10 layers with a spacing of 10 cm each were collected in different floodplain zones adjacent to Huolin River in the Xianghai Nature Reserve, and contents of tot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