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基础力学 固体力学 振动与波 流体力学 流变学 爆炸力学 物理力学 统计力学 应用力学 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力学 协同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187 秒)
纳米流体在提高致密低渗油藏采收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纳米流体对致密砂砾岩储层的改性作用以及提高采收率的机制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团队通过室内试验及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能够降低水—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同时可将储层由中性润湿变为强亲水性润湿。相对于水驱,纳米流体驱能更为有效地驱替大孔和小孔中的油,并且与CO2协...
2023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研究员孙剑和葛庆杰团队在合成气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协同耦合的铁碳催化剂实现合成气高选择性制备高碳醇类化合物。
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新技术的追求,有助于实现飞机性能的革命性提升。变形机翼技术因其在飞机自适应外界飞行环境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常规机翼相比,变形机翼特指机翼形状上自主、连续、不规则的变化,因此能够自适应地调节飞机的飞行状态。连续变弯度后缘是变形机翼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够显著提高飞机气动性能,降低飞机雷达散射截面(RCS)和气动噪声,并抑制飞行颤振。波音和空客已经为它们...
细胞培养液在微流控生物反应器中受到外界物理场(如压力梯度或者电场)作用流动而产生流体剪应力,并进一步刺激种子细胞调控其内部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这个过程在自然生命组织内的微管中亦是如此。考虑到细胞培养微腔隙中液体流动行为很难实验量化测定,理论建模分析是目前可行的研究手段。因此建立了矩形截面的细胞微流控培养腔理论模型,将外部的物理驱动场(压力梯度与电场)与培养腔内液体的流速、切应力和...
2014年11月6-8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国家超算广州中心联合承办的 “第四届面向百亿亿次计算的协同设计国际研讨会(CO-DESIGN2014)”在广州成功举办。此次会议与HPC China 2014会议同期同地举办。30余位来自中国、欧美与日本的国际知名专家...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弥散型损伤,提出一个刚度性能表征的协同损伤力学模型. 该模型兼顾了微观物理损伤响应和宏观材料刚度性能表征. 从微观角度,建立细观RVE 模型求解裂纹表面张开位移和滑开位移,以此定义损伤张量,并在宏观上通过对材料应变和损伤表面位移进行均匀化处理,建立单向板或层合板的损伤刚度矩阵和损伤张量之间的联系. 以基体裂纹为例,详细分析并建立了横向裂纹和纵向裂纹的损伤本构. 计算了[±θ/9...
提出了一种与结构动特性协同的自适应Newmark方法,其参数可基于数值弥散和数值耗散最小化的条件用解析方法求得.对线性单自由度动力学系统,该方法的相位误差精确为零并且谱半径为1.对线性多自由度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该方法在所有二阶积分解法中最精确.数值结果验证了新提出格式的高精度和结论.
针对界面切应力协同下受热过冷层流液膜流动的破断过程, 建立了不同气液 流向下的临界液膜厚度和最小润湿量的理论模型, 分析了不同驱动力作用下, 接触角、流体 温度、界面切应力和壁面热流密度对液膜破断特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临界液膜厚度和最小 润湿量均随壁面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重力驱动下的接触角影响在不同热流密度下有所不 同, 流体温度在不同驱动力下对最小润湿量的影响截然相反; 同向切应力驱动下...
研究了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分析方法,包括总刚度矩阵形成、迭代计算方案、程序调控及通讯方案的研究。通过面向对象语言编制基于Internet的结构协同分析软件CSAS。该软件由主机结构计算程序、主机通讯程序、子机控制程序和子机通讯程序四个部分程序组成,通过联网通讯实现程序间实时信息传递。本文以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与6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为例,划分多个子结构,采用CSAS控制多部计算机联网协...
协同弹塑性动力分析     动力分析  弹塑性       2008/6/25
  项目完成单位: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  组织鉴定单位: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鉴定时间:1998.11  近年来世界各国发生的大地震的经验表明,防止地震时结构的倒塌是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目标。由于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可追踪结构在地震时反应的全过程,便于设计者发现结构抗震的薄弱楼层和构件,故是检验地震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有效方法。我国89抗震设计规范根据"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指导思想,规定了两阶段...
摘要简述了位错理论发展及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位错理论的应用领域、金属中常见的位错组态;介绍了协同论在位错研究中的应用,并据此分析讨论了在钛、锆等六方金属中所获得的某些实验结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