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微系统”相关记录87条 . 查询时间(0.444 秒)
上海微系统所在固-液界面质子输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界面质子 蛋白质 量子
2024/8/28
2024年8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在固-液界面质子输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ccelerated proton dissociation in an excited state induces superacidic microenvironments around graphene quantum dots》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二维拓扑材料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图)
量子 拓扑 碲烯薄膜
2024/8/20
拓扑绝缘体的体态绝缘,但在其表面或边界处的电子态可形成无耗散的导电通道,在低功耗电子器件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广受关注。例如在二维拓扑绝缘体中,其受保护的拓扑边缘态将在边界处形成一维的自旋极化电子通道,从而实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位电子结构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展开联合研究,通过分子束外延法首次成功合成了高质量的二维拓扑绝缘体——蜂窝状...
上海微系统所在二维拓扑材料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图)
拓扑材料 电子结构 器件
2024/8/28
拓扑绝缘体的体态绝缘,但在其表面或边界处的电子态可形成无耗散的导电通道,在低功耗电子器件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广受关注。例如在二维拓扑绝缘体中,其受保护的拓扑边缘态将在边界处形成一维的自旋极化电子通道,从而实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位电子结构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展开联合研究,通过分子束外延法首次成功合成了高质量的二维拓扑绝缘体——蜂窝状...
上海微系统所在硅纳米线传感器研究取得进展(图)
纳米 传感器 光谱
2024/8/28
硅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SiNW FET)是一种超灵敏、无标记的生物传感器。然而,硅纳米线的纳米级制造工艺和表面功能化的不一致性导致了传感器之间的差异。考虑到SiNW FET传感器的饱和响应与其特征尺寸和表面功能化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李铁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将SiNW FET的传感原理与Langmuir-Freundlich模型相结合的校准策略。通过将SiNW FET传...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在蚕丝神经接口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神经 电子器件 蛋白材料
2024/8/7
2024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团队在高适应性蚕丝蛋白神经接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基于蚕丝蛋白材料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度组织/器官适配性的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在保留丝蛋白材料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利用蚕丝蛋白材料的超收缩特性与键合工艺实现了器件的水触发可控几何重构,进一步实现了器件与目标组织或器官在几何结构与功能上的匹配...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蚕丝神经接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蚕丝蛋白 临床 生物
2024/8/20
2024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陶虎研究员团队在高适应性蚕丝蛋白神经接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基于蚕丝蛋白材料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度组织/器官适配性的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在保留丝蛋白材料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利用蚕丝蛋白材料的超收缩特性与键合工艺实现了器件的水触发可控几何重构,进一步实现了器件与目标组织或器官在几何结构与功能上的匹配...
上海微系统所在蚕丝神经接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神经 电子器件 蛋白
2024/8/28
2024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陶虎研究员团队在高适应性蚕丝蛋白神经接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基于蚕丝蛋白材料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度组织/器官适配性的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在保留丝蛋白材料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利用蚕丝蛋白材料的超收缩特性与键合工艺实现了器件的水触发可控几何重构,进一步实现了器件与目标组织或器官在几何结构与功能上的匹配...
上中国科学院海微系统所研制出光子数可分辨的超高速光量子探测器(图)
量子探测器 纳米
2024/6/12
2024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李浩与尤立星团队,利用三明治结构超导纳米线、多线并行工作的方式,发展出最大计数率5GHz、光子数分辨率61的超高速、光子数可分辨光量子探测器。相关研究成果以Superconducting single photon detector with speed of 5 GHz and photon number resolution of 6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发光机制研究获进展
石墨烯量子点 纳米材料 器件
2024/4/8
2024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丁古巧团队在石墨烯量子点制备及荧光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深化了关于石墨烯量子点发光机理的认知,阐释了多变量体系下机器学习辅助材料制备成果所包含物理内涵。相关研究成果以Precursor Symmetry Triggered Modulation of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in Gra...
上海微系统所在炎症性血脑屏障器官芯片可视化方面取得进展(图)
炎症 器官 芯片 中枢神经
2023/12/2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炎症可能导致BBB功能失调,甚至引发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miRNA146a的表达水平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脂多糖会破坏BBB,诱导炎症反应,促进miRNA146a的表达。阐明脂多糖诱导下引起BBB破坏,以及miRNA146a表达情况的变化对于探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微系统所在300 mm SOI晶圆制造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图)
晶圆制造 薄膜沉积
2023/12/3
2023年10月20日,上海微系统所魏星研究员团队在300 mm SOI晶圆制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备出了国内第一片300 mm 射频(RF)SOI晶圆。团队基于集成电路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300 mm SOI研发平台,依次解决了300 mm RF-SOI晶圆所需的低氧高阻晶体制备、低应力高电阻率多晶硅薄膜沉积、非接触式平坦化等诸多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国内300mm SOI制造技术从无到有的重...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在超导芯片中量子态制备中取得进展(图)
超导芯片 量子态制备 超导量子电路
2023/10/25
2023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林志荣和王镇团队,联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鲁勇、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教授Per Delsing、日本东京理科大学教授蔡兆申,利用片上集成的超导量子电路,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快速制备和储存薛定谔猫态的方法。10月11日,相关成果以Fast generation of Schrödinger cat states using a K...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研制出移动式高效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图)
移动式 高效率 超导 单光子探测
2023/9/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3D纳米桥结的基础研究获进展(图)
超导 3D纳米桥结 基础研究
202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