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法律史学 >>> 中国法律思想史 外国法律思想史 法律制度史 法律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法律史学相关记录1808条 . 查询时间(4.566 秒)
2024年10月19日上午,年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聂鑫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王莹,中共诸暨市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琤,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院长汪红飞教授致辞,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张生教授作学会工作汇报。
“《尚书》研究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2024年10月12日至13日在江西省武宁县召开,中国法律史学会东方法律文化分会、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扬州大学文学院、长沙民政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历史系、厦门大学法学院、扬州大学文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文学院、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南昌大学历史系、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南政法财经大...
2024年10月12至13日,第十四届“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主题为“甲骨金文简牍法律文献整理与中国法律史重述”。此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日本近四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秦涛老师应邀参会。
2024年10月13日,《董必武法治思想研究》新书发布暨“传承董必武法学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洪祥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会长陈冀平出席会议并作总结。本次活动由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主办。
2024年9月22日,第十八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中西法律文化的交流与互鉴”,经过层层评选,16位来自全国各大知名法律院校的优秀博士生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主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赵晓耕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顾元教授、清华大学聂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柴荣教授、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何民捷副总编及甘肃政法大学侯文昌教授作为评议嘉宾出席论坛。
2024年9月24日下午,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学院联合举办讲座,特邀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谭世宝教授,主讲《问—学—思与思—学—问:我的文化史和法制史研究经验》。讲座由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首席教授周大鸣主持,百余名师生参加。
循吏既是清代法律实践的重要群体,也是“中道”理念的主要诠释者。清代循吏在秉承前朝循吏共性的基础上,于民众教化、调诉息争、审冤断狱等法律实践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道”理念,包括“以教止争、以调息讼”的中和之道,“致公致允、审断平明”的中正之道,“援情入法、因势制宜”的时中之道。这些“中道”理念体现了清代循吏对“奉职循理”“恤人体国”等为政之德的自觉践行,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对教化与惩戒、人治与法治、国...
2024年9月11日上午,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的“法律史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三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徐爱国教授主讲,演讲主题为“‘西方法律思想史’在中国的适用限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吴玉章研究员主持讲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史彤彪教授、中北大学党委书记张晓永教授作为与谈嘉宾发言。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师生等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2024年9月13日下午,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的“法律史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四讲在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3号教学楼504智慧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汪世荣教授,以“中国案例法文化的传统资源及其创造性转化”为题作学术报告。讲座由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仁善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高汉成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煜副...
2024>年9月6日下午,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的“法律史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二讲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A1120室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荣休教授、沈家本第四代孙沈厚铎先生以“我所知道的沈家本”为题,为数十位师生、同道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赵晶教授担任主持,与谈嘉宾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姜晓敏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孙家红副研究员。 沈厚铎教授开场...
张奎,中共党员,周口郸城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副教授,信阳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学名师,主讲中国法制史、婚姻家庭继承法等课程。参与完成省级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厅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曾荣获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初秋的庆阳,阳光温煦,蔬果飘香,绚丽多彩。2024年8月15日,由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分会、西北政法大学、甘肃省庆阳市法学会主办,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的“马锡五审判方式”诞生80周年座谈会暨“从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到全面依法治国”学术研讨会在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源地、诞生地甘肃省庆阳市召开。
恤刑原则在西周时期已具雏形,东周时期初步形成,汉代理论化,唐代法典化,主要适用于老人、未成年的儿童、怀孕的妇女及残疾人士等,这个群体恰恰是国家需要特殊关照的群体。从恤刑原则的法律价值看,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和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孙倩,女,山东德州人,法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史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史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作用和功能,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不同主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