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智识史 科学社会史 科学史理论与方法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国外科学技术史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科学技术史 医学相关记录434条 . 查询时间(1.407 秒)
在秋高气爽的丰收季节里,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三次全国医史学术大会,于2013年11月29-30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市梅地亚宾馆隆重举行.会议共征集相关学术论文66篇,有来自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内蒙、辽宁、黑龙江、吉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青海等省市的代表及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领导共1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
根据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2014年学术活动计划,经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批准,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拟定于2014年7月中旬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主办,山西中医学院协办。
叶瑜(1970- ),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所属学科专业:医史文献。主要研究方向: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研究。现为贵阳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主任,校级精品课程《中医各家学说》课程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常务委员。在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有多项厅局级及院级科研课题,参与编写教材2本。
2013年11月16日,广东省医学医学历史分会在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会议室召开了“广东省医学会第9次医学历史学学术会议暨第5届岭南医学研讨会”。
翼状胬肉作为最古老的常见眼表疾病,以睑裂区明显增生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组织血管横跨角膜缘呈三角形长入角膜为主要特征,中医学通常称之为“攀睛”或“胬肉攀睛”.随着古今中外对该病认识的深入及治疗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增殖及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病理理论丰富了人们对翼状胬肉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了翼状胬肉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述的多卷本著作。这部著作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医学》是其中的第六卷第六分册,系由美国科学史家席文根据李约瑟和鲁桂珍的五篇著述编辑而成,内容包括:编者导言、中国...
受人民卫生出版社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教研室承办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中国医学史》教材研讨会”,于2013年4月27—28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图1)。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江苏、山西、河南、湖北、安徽、广西等地高等院校的近30位教师出席了会议。《中国医学史》教材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梁永宣教授全程主持了会议,并介绍了教材的编撰思路及特色,简述了中国医学史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医...
山东中医药大学刘鹏撰著的《中医学身体观解读——肾与命门理论的建构与演变》2013年4月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阐发了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特点及其研究的重点方法与意义,指出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身体”的内涵,既是认识不同文化体系核心理念的关键,也是理解不同医学体系自身特色的关键。并选取了能够集中体现中医学演变历程与传统文化思维特点的肾与命门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集中分析了...
流: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定于2013年1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第13届3次学术年会。会议主题是:医史学科的多元发展。欢迎国内外学者围绕以下具体问题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大会学术交①医史学学科的相关发展方向;②医史学的理论研究与方法论;③医史学人才培养及医学史教学。
西医院校怎样讲授医学     西医院校  讲授  医学史       2017/3/29
早在1955年底至1957年初,当时中国卫生部委托刚刚成立的中医研究院开办了"医学史教学班",由已经出版过医史著作的陈邦贤和李涛主持.李涛任主任,陈邦贤任副主任,笔者也参加了部分授课.全国多数医学院校均派人来学习,以便回到各自的学校开设医史课程."医学史教学班"的教授内容虽然也有世界医学史,但重点则放在中国传统医学史方面,学习人员回去后虽然也在西医院校开设了医学史教学,但多是以流产而告终,主要原因...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首页.在既往的历史研究中,“林则徐禁烟”一直被置于政治史的背景下加以阐释.其实,林则徐禁烟也与医学密切相关:他道光年间撰写的系列奏摺和书信曾多处涉及关于鸦片危害、成瘾过程和成瘾机理等方面的医学知识;他在推行禁烟的过程中,实施了援引医药戒除鸦片烟毒的举措;他曾向医家请教戒烟的经验良方,并努力加以推广.从医学史的角度探讨林则徐禁烟,对当今社会仍有一定的启...
印度古代医学经典《妙闻集》(Sus′rutasamhitā)第1卷《总论篇》中若干章的选译,并附有必要的解说与注释。这是对于印度传统医学——“阿输吠陀”(AA-Uyurveda)原始文献基本内容的直接介绍。所选章节包括:《吠陀的起源》——全书的“序论”,总括性地讲述了“阿输吠陀”的概况,以及“人、病、药、医”四项。《出诊章》——学医者具备哪些条件才可获得“行医资格”,以及如何诊视患者。《疾病...
西医名词和术语的翻译及标准化是我国近代西医教育和中西医学交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英国传教士医生高似兰在医学名词汉译的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编撰的《高氏医学辞汇》是中国近代西医学最主要的医学工具书,在他的参与和推动下,成立了医学名词审查会,为医学名词汉译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日前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查阅古籍资料,无意间见到一书,题为《广东医学实习馆课艺》[1],应该是由当时学生范文所组成的教学参考材料.随手翻阅,竟是很典型的中医策论文.兼附两家精练点评,有画龙点睛之神用.更有意思的是,其第1题"‘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解",竟然偶合于当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优秀临床人才培养计划"之2次结业应试的策论考核题目.笔者曾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发表过一文,题为《读...
《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1],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文库"丛书的开篇,使广大读者有机会再次见到秦老的大作,实在是一件幸事,但有二书未被收入,实属缺憾.1.《辨证论治纲要》未被收入早在1932年.秦伯未作《治疗新律》一书,提出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气、血、虚"十三纲辨证".1959年,秦老在《治疗新律》十三纲五十六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为"七十二法",收入《中医入门》中.196...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