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中国语言 外国语言 文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文学 诗学相关记录323条 . 查询时间(0.044 秒)
2022年12月7日,应合肥学院科研处、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的邀请,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为该校师生作了一场线上讲座,题为《跟着陆游游皖江暨安徽诗路文化建设》。报告会由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丁增武教授主持。胡传志首先介绍了陆游三次皖江之行的经历和传世作品,重点分析《入蜀记》等作品对皖江山水风物、历史人文的描写和考查,最后就安徽诗路建设发表一些建议。合肥学院约150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澳大利亚学者贺大卫三本关于壮族仪式经文的译注《杀牛祭祖》《招魂》《汉皇与祖皇》呈现了进入异文化仪式经文研究时的可操作性步骤:在长期、多次的田野作业中把握仪式面貌,基于仪式文化背景和精细审慎的手抄本比较与考订,以经文持有者或仪式实践者所提供的解读为根基,形成对经文的疏解。手抄本与仪式演述之间的差异,可引导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口头表达艺术的独特性和仪式经文发挥效力的方式等。
2022年12月5日晚,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应邀为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分中心作了题为“读诗举例——以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为中心”的线上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郑虹霓教授主持,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2022年12月4日下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分中心邀请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主编、硕士生导师李景新教授做客“诗学讲坛”,带来一场题为《诗词体裁与诗词创作》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分中心副主任郑虹霓教授主持,阜阳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王启才教授与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郭世轩教授、张慧琼教授等师生近160人在线参加了活动。
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体诗学的寻绎与建构,需要将多民族文学的发生发展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从多民族历史文化发生发展乃至多民族文学关系发展的角度加以考察,寻绎中华民族文化圈的内涵、流变以及与多民族文化元素或隐或现的亲缘关系,揭示不同地域与族群的文学是如何构成多元共生、互动循环的有机生态系统。在民族的迁徙、流转、繁盛、沉没,文化的起源、传播、转轨、融通和发达中,彼此交流相互融通,提炼和阐发其中包含的...
皖中诗路东起滁州,中经合肥,西延六安、安庆,琅琊山、巢湖、皖公山装点了沿途的风景。在这里,吴文化、庐州文化融汇共生。皖中诗路,江南的婉约妩媚、淮北的慷慨豪迈,在这里实现了平衡。漫游江淮分水岭,山水之乐得之心,岭上湖山映照碧落红尘,千载诗文幽赏徽风皖韵。
2022年11月19日,胡传志教授应邀参加第34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钱沙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自1989年以来,马鞍山连续34年举办李白诗歌节,缅怀先贤、致敬诗歌、延续文脉。诗歌节从过去单一的诗歌吟诵,发展到如今融诗歌、旅游、经贸为一体的文化盛宴。本次李白诗歌节除开幕式及文艺演出外,还举办拜谒诗仙活动、第八届“李白杯”全国诗歌大赛、“吟诵经典传承文明”诗歌诵读等活动。
2022年11月18-21日,第十一届中国韵文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在会议期间召开的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会上,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教授当选为中国韵文学会诗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暨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傅宇斌教授当选为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
《毛诗大序》,是汉代毛苌所授《诗经》中的一篇诗学理论文章,其作者一说为孔子的弟子子夏,一说为汉人卫宏。一般认为,此序综合了先秦及两汉儒家的诗学理论,非成于一人一时。《毛诗大序》不仅是解释《诗经》的总纲领,同时也奠定了后世中国诗学理论的根基,对中华民族诗学传统和诗学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五四”之后,虽然白话新诗以反传统的姿态流行于世,旧体诗渐趋式微,但《毛诗大序》的基本精神并没有完全割断,仍不...
历史上数不清的著名文人都曾路过皖江,为皖江歌唱。孟浩然、李白等人漫游吴越经过皖江,陆游、范成大等人往返四川任职经过皖江,杨万里、汤显祖等人回家乡也都经过皖江。皖江山水人文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以丰富的创作回报这片山水,使得皖江成为长江诗路的重要一环。水涌山叠,风流儒雅何处也,江水的诗情犹然热,展现一段说不尽的历史图谱、英雄气概、人间情怀。
本书是法国汉学家金丝燕教授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下,突破西方文论,引入中国文论,以中西诗歌文本为对象,阐释中西诗学理论的最新力作。中国诗与诗学的宇宙维度与西方诗的口述性、自我表述性与对现实的摹仿,是人类试图超越生存圈的两种努力,无休无止,如推巨石的西西弗神话。文字与思辨性思想使诗与诗学的维度具有三个特质:关联性、美学性和超越性。
十几个世纪以来,历代诗人沿着由黄山及其南北两麓的新安江水系、青弋江水系构成的线路,或自北向南,或从南而北,水陆相接,一路赏山鉴水,发兴抒怀。他们行走的这一线路,我们称之为“皖南山水诗路”。
2022年10月21日,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武道房教授应邀做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杏林讲堂”。中医药高专校党委书记钱健,党委副书记、校长姚应水,党委副书记庆启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陈晓杰、胡氰、陈静、许长、刘志和各系部党政负责人,以及5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胡氰主持。
数字语音时代的来临,使基于口语的相关文艺样态得以复兴。新时代语音-口传文艺,在视觉-音频传输中彰显了强大能量,突破了书面文学的独霸局面。这种后现代式颠覆,让我们返回前现代民族民间史诗等口头传统,形成对口头诗学的再认识。口头传统表现出时间的相关性,并在历史时间性上呈现出双向的复述,即代代相传过程中活态创作的前行复述,以及力图追溯并忠实于原本的向后复述。
全观诗学是立足口头文学之本体,围绕口头文学之问题,引入多学科视域而构建的文学阐释体系。在技术路线层面,全观诗学以洛德-弗里的“口头(程式)理论”为主线,部分吸收了“民族志诗学”“演述理论”等学派的概念、工具和模型;在方法论层面,移用了斯穆茨的“整全观”概念,以整体性观点把握口头文学的全貌和特征,同时力求结合分析的方法与整体的方法;在世界观层面,以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析口头文学内外部规律的基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