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知识库 逻辑史”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3.875 秒)
逻辑史研究不同于逻辑的理论创新研究,逻辑的理论创新研究是基于当下世界逻辑发展状况接着讲,而逻辑史研究需要回到历史,走进文本,从逻辑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展开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言说。百年来诸多学者对中国逻辑的探索铸就了不同的中国逻辑史成果,普遍存在着逻辑观与中国逻辑史写作的冲突。笔者基于逻辑学关于论证结构规则之学的观念,提出中国古代逻辑是一种“正名-用名”论证类型。
世界古代三大文明体系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知识体系演进,逻辑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起到论证与根基作用。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形成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哲学“关系转向”的逻辑之梯——关系一直“在”存在“是什么”到“如何是”的追问中
关系转向 逻辑之梯 存在
2014/3/18
哲学或是巴门尼德们追问“存在”本身的知识与困惑(本体论哲学),或是培根们关于人类获取“存在”知识的路径与方式的讨论(认识论哲学),又或是海德格尔们描述“此在”在世界中的存在过程及其结果(广义实践哲学,包含人本哲学等),再或是弗雷格们对“存在”话题的明晰性分析(语言分析哲学)。总而言之,“存在”话题构成了哲学的内核和主体,对“存在”话题进行哲学追问与思想发掘方式的创新,就有可能追问与发掘出新的哲学来...
逻辑域-自然逻辑概论
逻辑域 自然逻辑 概论
2014/3/18
如果用中国京剧来比喻宇宙中存在的事物及其演化,那么,客观实在的自然逻辑层群就相当于中国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类演员角色;如同京剧的故事情节是由生、旦、净、末、丑所主演,而非他们的服装、脸谱和道具在主演,支配宇宙中万物运动演化、决定各种事物是其所是的则是自然逻辑层群,而非作为它们的“脸谱、服装、道具”的数学和逻辑学的知识体系。然而,迄今为止,所有的哲学学派都没有看到自然逻辑的存在,所有的哲学理...
墨家的言语行为思想和中国古代逻辑
墨家 言语行为思想 中国古代逻辑
2009/7/23
言语行为理论是二十世纪50年代西方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创立,60、70年代塞尔、格赖斯等人修改和发展的关于语言的理论。奥斯汀揭示了语言的多功能性,纠正了以往哲学家以描述为语言的首要乃至唯一功能的简单化的观点,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出了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言语行为理论,即认为语言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各种言语行为。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语言学家都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大量心血进行研究。中国...
前苏联科学逻辑的发展及其启示
前苏联 科学逻辑
2009/7/23
我在《前苏联逻辑学发展对新中国逻辑学发展的影响和启示》一文中认为,“前苏联的逻辑学发展对于新中国的逻辑学发展影响巨大。……考察苏联逻辑学界高潮与低潮的交替,主流与非主流的变迁,传统与现代化的撞击,见仁见智各种观点的并存,意在追根溯源,弄清前苏联逻辑学界对中国逻辑学界的影响;相互借鉴,尽力避免不必要的简单重复争论;取长补短,加快我国逻辑学界赶超世界水平的前进步伐。”(沈荣兴,第104页)本文考察前苏...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费罗所发表的言论,已经是真值表方法的萌芽。他说:“一个例言命题是正确的,便不是一个真的起始,和一个假的结尾。”即只要不是“前件真,后件假”就是真的这实际上就是真值蕴涵,即实质蕴涵的早期的陈述。塔斯基曾作过评价说:“这是有趣的事情,关于蕴涵的讨论,在古代就已开始。希腊哲学家费罗在逻辑史上大概是第一个传播了实质涵的用法的人。”随着复合判断推理研究的进展,真值表方法已经成为判定...
本文分四个部分,分别对荀子的主要逻辑成就进行论述:有“理则”的命题;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思想规律;制名方法、名的分类等有关概念的理论;以及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等。尤其是“理则”问题和校勘“辞”为“期”之误,则为本文首次提出,以求正于方家。
思想的建筑学——与何莫邪教授晤谈记述
邪教
2007/10/23
思想的建筑学——与何莫邪教授晤谈记述
(舒国滢)
何莫邪(ChristophHarbsmeier)的名字,中国法学界的学人也许知晓者寥寥无几,因为我们至今尚未读到过他的作品。不过,他的学生鲁纳(RuneSvarverud),在我国法学圈内应该说还并不陌生,他于《中外法学》2000年第3期“西方法学在近代中国的引进与吸收研究专号”发表《万民法在中国:...
反古思潮的“反古逻辑”批判:附论经济决定论的“崇古逻辑”
2007/8/2
【作者按:1、本文发表于《儒教文化研究》第7辑(韩国成均馆大学,国际版,2007年2月版。2、本文的旧稿曾在网上发布,此稿是经过修改的稿样。】摘要:在近代以来的中西冲突中,中国屡败,国势日衰。在反思败因时,部分人士把责任归咎于文化,从而引发了反古思潮。反古思潮的逻辑非常简单:以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分和三者的因果关系为假设前提,以国势衰微为事实前提,由此展开推理,认为文化是国势衰微的最终责任者。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