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相关记录1245776条 . 查询时间(4.39 秒)
今人读书学习,似乎是一件苦差事,古人为学却不然。儒家为学之道,讲究学而能乐。谈到儒家的乐学教育,我想从《论语》首章讲起,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
近代以来,若论对传统哲学中的“体用论”最为重视的哲学家,无疑首推熊十力。熊十力极其强调“体用”问题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难言哉体用也!哲学所穷究者,唯此一根本问题,哲学家于此未了,虽著书极多,能自持一派之论,终与真理无干。”但不得不说,熊氏对体用的理解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而这也影响了其对“气”的理解。
对生存实践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历史中的典范性进行记载并将其经典化,为未来提供参照,应该是大多数文明的策略,因此世界上各大文明都有对其影响深远的经典。西方文明将这种历史文化的生成机制塑造成古典学学科,在对古希腊罗马经典的继承、解释、重构之中,不断自我特殊化而确立起自身的主体性,构建起独特的文化形态。中国也有一个发达的经典体系,悠久广大的时空条件足以让古人不断去探索、总结生存经验,不断丰富对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学”(Aesthetics)概念假道日本译入中国,由此开启了现代中国美学的建构之路。而在这条漫长曲折的路上,始终伴随着对西方美学经典的译介和接受,从20世纪前期和中期对康德、席勒、黑格尔等德国古典美学著作的翻译,到新时期对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现代美学著作的翻译,再到近年来对艾尔雅维茨、韦尔施、卡特、斯佩克特等当代美学著作的翻译,可以说,“从西方美学经典的学习,到...
“悲”,不仅是一种日常情感,同时也是一种审美范畴。在西方传统中,有“悲剧意识”这一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通过使观众产生怜悯与恐惧从而达到净化作用。悲剧被视为一种审美的最高理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郑光磊的《环境美学浅谈》(1980)、黄浩的《环境美学初探》(1984)、齐大卫的《环境美学刍议》(1990)分别从环境美化、环境管理、人的价值实现等方面初步研讨了环境美学学科,余谋昌的《生态伦理学与美学》、杨英风的《从中国生态美学瞻望中国建筑的未来》(1991)、曼科夫斯卡娅的《国外生态美学》(1992)也从自然美对道德情感的激发、天人一体的文化精神、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方向新型集成电路研制
技术方向 集成电路
2025/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方向功率器件研制
技术方向 功率器件
2025/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方向射频器件研制
技术方向 射频器件
2025/2/5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投稿指南
内燃机 动力装置 投稿指南
20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