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法社会学”相关记录261条 . 查询时间(5.922 秒)
少子老龄化现象带来的人口减少及人口结构老化是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现实问题,旨在解决劳动力再生产危机、保障育儿父母经济安全、促进性别平等以及减轻雇主用工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育儿津贴制度设计应尽快进入法律视野。在法理上,如果育儿津贴被视为育儿期间所得中断之补偿,那么意味着育儿父母领取的是育儿休业津贴;反之,如果育儿津贴被视为对育儿行为本身的经济价值肯定而给予对价性...
如何有效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是落实数字人权并达致数字正义的重要步骤。当下“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障并未从公民基本权利出发来选择妥适路径,这成为制约权益保障实效的“元问题”。须由社会权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的理据有三:社会权对弱者的救济、社会权的数字化拓展以及“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与社会权的契合。在具体操作中,一方面,依照社会权的任务为权益保障设置阶段目标,既维持数字化生活的“最低水准”,实...
当前,科技推动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全球共识。但美西方对数字领域的垄断,与对新兴经济体的“数字霸权主义”不断加深,“数字权力竞争”下的信息安全威胁已逐步拓展至数字化转型中的各个领域。俄罗斯为应对数字霸权中信息安全威胁,不断依托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优势在数字化转型中拥有强大竞争力,并依托《2017—2030年俄罗斯联邦信息社会发展战略》与《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规划》,不断推进数字化...
卢曼的法社会学有早期与晚期之分。卢曼晚期的法社会学通常被认为代表卢曼理论成熟时期的观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借鉴。相较于此,卢曼早期的法社会学理论则在全球范围被普遍忽视。然而,卢曼早期法社会学理论具有不可被替代的理论价值和启发意义。卢曼早期法社会学理论可以分为内容和方法两个层面。就研究内容而言,卢曼早期法社会学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对法律规范作出了独树一帜的社会学描述,并从新达尔文演化...
随着社会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作为生育政策重要配套支持措施之一的生育假期制度不断调整,这虽对促进我国人口增长和结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极易对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产生逆向激励作用。现行的传统单向型生育假期制度模式具体表现为对女性生育责任过度强调所形成的制度思路单向,以及对企业生育责任过度分配所形成的假期成本分担单向。应对该制度模式予以反思,建议向多元参与型生育假期制度模式进行转变:在理念上,强调性别平...
法律社会学将法律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事实予以观察和描述。社科法学、法社会学的伯克利学派和分析法学分享了此种非规范性的视角,但并未在方法论上将它贯彻到底。布莱克的纯粹法学贯彻了非规范性的描述视角,却完全取消了法律规范的规范性。相对来说,集体意向性理论和系统论法学是贯彻法律社会学的两种更好的选择。其中,集体意向性理论将法律规范看作是一种超越个体意识的交叉性集体意向,系统论法学则将法律规范的一种反...
法律常识是人们拥有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运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普通而浅显的经验知识、共同而朴素的情感态度和大众化而自明性的基本道理。自明性、普遍性、稳定性、公理性、变动性是法律常识的内在属性,同时,法律常识具有明显的实践品性。"规范"和"命题"是法律常识通常的外在表现形式。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社会治理问题的关注有逐渐深入、成型的过程。治理理论在西方形成时的背景和知识积淀对我国治理概念的界定有一定的影响。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社会治理具有中国语境和特色,对其内涵界定可以从主体、内容、手段、结果四个方面展开。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社会治理法的内涵描述,则可从法律体系、主体和手段的变革、目标与任务等方面进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社会治理法推行需要秉持相应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坚持全面贯彻...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法学 专业介绍
2022/7/26
中国传统城市治理范式的特征是理性官僚制治理、组织化治理和管理型的法律治理。传统城市治理的根本思路就是去复杂化。随着中国深入融入全球生产链,中国的城市也日益分化成超大规模城市与中小城市两种类型。中国超大规模城市治理的挑战同时呈现出社会的个体化趋势和功能分化趋势。个体选择可能性的增多及其偏离效应的放大,既带来创新效应,同时也导致了治理风险和秩序隐患。中国超大规模城市治理必须同时兼顾社会安定与创新两个要...
谭波: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为切入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法治体系
2024/5/24
雷速公司共建数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也是法治中国建设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践行,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深入推进,是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国家建设的持续接力和总体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在其中承接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中...
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大规模部署带来了歧视数字化的法律风险。个体层面由内隐偏见驱动的无意识歧视和社会层面由结构性不平等驱动的系统性歧视,或影响人工智能的开发设计,或干预数据生成、采集和利用,在问题建构、数据理解、特征选择等环节将偏见和结构性不平等嵌入人工智能,诱导其输出歧视性结果。面对数字时代更加隐蔽且广泛的歧视,我国基于责任规则、信息约束和平权行动构建的既有禁止歧视法律体系陷入归责不能、约束失效等困境...
法律社会学中心是隶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的科研中心,成立于2019年4月。该中心主要由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的教学科研人员及兼职研究人员作为核心成员组成,多数成员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以上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