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宗教学理论 >>> 宗教文献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宗教文献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3.797 秒)
敦煌写本《杂抄》,保存有P.2721、P.2816、P.3393等13个完残不一的写本,全文共5000余字,是一部综合百科知识的问答体常识手卷。《杂抄》自述其“一名《珠玉抄》、二名《益智文》、三名《随身宝》”,据郑阿财、朱凤玉、张弓、屈直敏等所考,似为唐代张九龄所作《珠玉抄》(已逸失)或其别本,成书约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从其13个写本的传抄情况看,应为时人生活常备的官修工具书。据张政烺所考,《杂...
王宇洁,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哲学院教授,欧亚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伊斯兰教教派与当代伊斯兰问题。著有《宗教与国家:当代伊斯兰教什叶派研究》、《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等,另有《当代学术入门:伊斯兰教》、《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伊斯兰世界帝国》等多部译著出版。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当代儒学发展现状、文庙等儒家文化物质载体以及民俗活动等进行了整体性描述和概括性总结,研究并揭示出隐藏在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形式背后的儒家文化模因。
理解中国宗教,并不必然需要引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至上神。宗教之于中国,并不像西方宗教那样居于文化的核心位置。恰好相反,主张殊途同归、会通共生的文化形态影响甚至规定了中国社会的宗教生活。现代西方和中国中古时期关于“宗教”的认识并不相同,前者具有更强的正统性意识而后者主要将宗教视作某种“教化”。这种差异,导致了两个体系下各宗教及其教派间的发展和相处模式大相径庭,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更依赖于借助政治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读本》是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李四龙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哲学系、国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人文宗教研究》主编,出版《天台智者研究》《欧美佛教学术史》《美国佛教》等6部专著,《宗教与人文价值》等12部编著,在海内外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
汪桂平,安徽桐城人。1985~199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至今,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现任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东北全真道研究》、《道教科仪研究》(合著)、《三洞拾遗》(合编)、《齐云山志》(古籍整理)、《洞经乐仪与神马图像》(合著)等。
《宗教事务条例》中规范的宗教出版物包括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和公开发行的宗教出版物两类。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理论前沿、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区域聚焦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本書對明清以來閩、浙、贛邊界地區民間宗教、寶卷進行研究,是作者基於閩、浙、贛三省多年認真詳實調查的結果。本書的研究,有別於傳統的佛教、道教研究,對中國東南部羅祖教新教派有新的發明,揭示了羅祖教教義與佛教教義重新合流,甚至成為近現代佛教重要教義等諸多史實。
以“捆绑以撒”为主题,克尔凯郭尔为伦理与宗教二者关系的疑难提出了解决之道。首先,克尔凯郭尔突显了“捆绑以撒”叙事的生存论维度,个体需要直面作为“杀人犯”的亚伯拉罕和作为“信仰之父”的亚伯拉罕之间的冲突。其次,针对伦理的理性,克尔凯郭尔认为,宗教不能化约为伦理,个体性高于普遍性。再次,针对宗教的权威,克尔凯郭尔认为,宗教不能缺失伦理的他者之维,个体在信仰的悖论中实现了上帝之爱和他者之爱的和解。最后,...
《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16)》是201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中建。
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学术中兴;一批在人文社科领域崛起的青年学者大胆反思,激情探索,把学术探讨与关怀现实合二为一。他们思考深邃,立论精严,良有创获,既不囿于前人习见,更不因循旧步,善于曲径通幽,或直叩本心。
《中国神源》是1999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潜明兹。
《中亚的第二次机会》是2007年时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玛莎·布瑞尔·奥卡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