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蒙古族文学相关记录130条 . 查询时间(3.554 秒)
清代科尔沁蒙古文人所留下的汉文文献不仅记录了当地的自然地理风光与民俗风情,还深刻反映了科尔沁蒙古文人对于民族交往、文化融合等问题的深切思考,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史料,对正确认识与理解清代政治、军事、文化等的独特性也别具意义,亦可探寻明清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脉络。
口头文学的神圣性和世俗性是由演述场域确认的。演述场域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维度,神圣时间往往通过年代增强神圣性,“神显”将世俗因素神圣化。在神圣性笼罩之下,文本趋于固定性和神圣性的特征,歌手职责是储存、记忆和解读神圣文本,受众则聆听并熟记演述文本和操演实践。在世俗场域中,文本具有新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歌手的主要任务是承续、创编和表演文化文本,受众亦参与到意义的生成和传递中。在无文字社会中,人类的文化贮...
“重返草原”是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在其动物文学作品中着力表现的一个主题。他借助“草原—城市—草原”的地理空间转换,在重返草原的呼吁和期盼中传达勇敢、平等、自由的生命观,追寻信任、爱、忠诚等美好人性,缅怀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借重返草原的隐喻和精神家园的建构、人类生存的哲思,从多方面拓展了文学审美的视域,表现出独特的叙事价值。
《东蒙民歌选》是20世纪50年代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活动中形成的较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对蒙古民歌搜集整理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文章对蒙古民歌的搜集整理进行学术史考察,阐述了《东蒙民歌选》整理过程中所体现的多民族国家话语建构以及学术思想与观念,检讨了《东蒙民歌选》翻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当下蒙古族民歌的翻译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和借鉴。
本文基于学者们以往的田野调查资料以及笔者的田野调查,梳理了阿尔泰乌梁海部族史诗演唱传统的历史变迁,并从史诗演唱传统的文化空间背景、艺人和听众等五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使阿尔泰乌梁海部族史诗走向衰微的具体原因,得出阿尔泰乌梁海部族史诗传统虽然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正处于消亡的危境中的结论。
解读中国蒙古文学学术史     解读  蒙古文学  学术史       2009/10/15
蒙古文学研究萌生于蒙元时期(14世纪),20世纪以后,尤其20世纪后半叶进入了黄金时期。但一直以来,蒙古文学研究学术史仍是蒙古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片冻土。所谓学术史,就是研究的研究,过程的总结,它是蒙古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学术史的蒙古文学研究是不完整的。为此,需要对蒙古文学研究历程进行反思和系统解读。
“伴我人生的蒙古语永不忘记,生死相依的大草原誓不背离。”这是每一个识字的蒙古人从小铭刻在心的诗句。早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前,蒙古民族就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和文字系统。目前,全世界的蒙古族人口大约有700多万,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分散居住在蒙古、俄罗斯和中国的十几个省区。长期居住在国内的400多万蒙古人绝大部分仍然以蒙古语作为日常...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2005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长调旋...
在西部的坚守      西部  文学       2008/3/4
 数年前大学毕业的前夕,我写下了“一路向西/重岩砸向背后的过去/一念之间我想到的异地是此行的目的/前头注定有更开阔的野营地/星辰们如期闪亮在高处/为尘世的人事频频会晤……”这样的诗句。在1991年7月我挥别了大学校园和亲人们,为了梦中的文学理想,携着几本刊有自己早期作品的杂志和毕业证,在自由得无家可归的情形下,我横穿了中国的西部,流落到了这座名叫库尔勒的边陲小城。 ...
《江格尔》是一部气势恢弘的蒙古族史诗,是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江格尔》由广大蒙古族群众创作而成,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中最优秀的一部,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在《江格尔》史诗中有两个基本母题系列即:婚姻型母题系列、征战型母题系列。透过这两个系列可以看到蒙古族原始思维审美意识,及审美意识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形成的关系。
科尔沁右翼中旗胡尔奇情况一览。
2004年笔者在民族文学研究所“胡仁·乌力格尔口头传统扎鲁特田野研究基地”进行田野作业,获得了一些资料与数据,对蒙古族大型口头艺术——胡仁·乌力格尔及其学科空间、胡仁·乌力格尔口头传统现状、胡仁·乌力格尔音声文本种类与价值、语境中抢救胡仁·乌力格尔的有效田野作业途径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光辉的蒙古族文学      蒙古族  文学       2008/3/3
“文革”前17年是蒙古族文学迅速发展、蓬勃向上的“黄金时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不久,诗人纳·赛音朝克图满腔热情地写出了赞美家乡、歌唱新生活的诗篇《沙原,我的故乡》,敲响了蒙古族新文学的第一个鼓点。接着,涌现了布赫的秧歌剧《送公粮》、云照光的小歌...
蒙古族英雄史诗是蒙古族远古文学的经典。在蒙古语族人民的英雄史诗中,除举世闻名的长篇史诗《江格尔》和《格斯尔》外,有记录的其他中小型英雄史诗及异文有550部以上。虽英雄史诗的宏观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一些,但是研究成果比较突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宏观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中《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和《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等两部学术著作,可谓是我国蒙古族英雄史诗宏观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力...
大地飞花     民族文化  蒙古族文化       2008/2/29
十几年来,昭乌达译书社搜集、整理、校订蒙古文民族、民间典籍,翻译成汉文出版问世,其种类包括了自元朝以来的诗歌、散文、小说,乃至建国抵达新时期的剧本和文学评论,皇皇大观,海内外读者称赞有加。现今,又推出了蒙古族民间故事、民歌、赞词祝词,由庙堂而江湖,可谓百鸟争鸣,大地飞花。   在各地实行“文化搭台”的举措,寻根、修建炎黄庙、搜罗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