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藏学”相关记录783条 . 查询时间(2.398 秒)
1964年,刚成立一年多的西藏话剧团创作了一部反映旧西藏封建农奴社会问题的话剧作品《不准出生的人》。
2023年10月23日晚19点,藏学学院在A1201教室举办“梵文拼读法演变史”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藏学学院拉毛才让博士主讲,藏学学院副院长吉加本主持,我院部分老师及近二百名学生参加。
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从事藏学及西藏发展研究的研究室,其前身是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藏族历史研究组。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传统文化,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焕发出蓬勃生机。一是藏语言文字得到广泛使用,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和法规,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同时使用藏汉两种文字,西藏各级学校普遍实行藏汉双语教育,国家大力扶持各类藏文软件和信息产品的研发,古老的藏语言文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二是各类文物古籍得到保护和利用...
汉藏民族的交往很早就开始了。唐代吐蕃贵族赴内地学习汉语文、自唐以来大规模的汉译藏活动、考古发现的汉藏对音资料及藏汉双语文献、元明清时期藏族社会各阶层使用汉语的情况,无不昭示着:藏族人民习得汉语文的现象在历史上不曾断绝。在当今时代,伴随着西藏双语教育的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西藏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但是,西藏社会的语言习得与使用仍然存在区域、人群等方面的差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探讨西藏汉语文习得...
国内对海外藏学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发展出三种研究范式:学术史范式、知识图谱范式以及知识史范式。影响中国学者海外藏学研究深度及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三,即海外馆藏藏族文献及文物、海外学者的藏学研究成果、海外藏学家。只有全面掌握海外藏学文献,深入理解海外藏学成果,充分了解海外藏学家的学术活动及成就,才能对海外藏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推动中国海外藏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强化对海外藏学的口述史研究,...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于道泉是中国现代著名藏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后起之秀。
西藏壁画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色彩和浓郁的民族性,一直吸引着世人的关注。据统计,西藏约有10万多幅历史遗存,历久弥新,进宅入户,已成为西藏重要的民俗文化形式。从古至今,这些壁画反映出西藏早期的游牧文化和文明,与西藏自然生态环境、游牧生活和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壁画意象生动地体现着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
觉囊派开宗祖师多波巴·喜饶坚赞受到元顺帝邀其前往汉地讲法的召请,在最终行程未果的情况下,其就内外宗义而讲说了《宗义安立明义》一文。五百余年后,觉囊派近代著名高僧阿旺措聂嘉措为该文撰写了详细释论。本文即以此本颂文本及其释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该文本被记录下来的具体背景、内容,并对题名为《大遍知所作之宗义安立明义释—除偏私之暗》的释论文所体现出来的教法思想作分析解读,最后对多波巴所说之本颂文作全...
清代的文书制度,特别是事关边疆地区军国大事的奏书或密旨等为保密起见,往往并不行诸文字,而是通过口奏的方式进行。然关于藏语口译并没有太多可资利用的史料和文献。本文通过对六世班禅进京过程中所涉及的藏语口译问题,利用六世班禅传记、满文档案等资料,对班禅进京过程中藏语口译问题进行梳理,以期窥见清代藏语文口译之一斑。
甘肃藏区地处藏彝走廊之北和古丝绸之路东端,历史上就是各民族往来交流的重要走廊。文章分别从语言、通婚、生活习俗三方面分析了该地区诸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及其特点,认为甘肃藏区民族关系呈现出和谐团结的总趋势,但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差异,城市、城镇和乡村之间也明显不同。通过分析研究,文章认为,进一步推动甘肃藏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在于打破乡村的传统封闭性。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简介(图)
中国藏学 研究中心 西藏文化 博物馆
2024/7/10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是以我国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是党和国家涉藏工作的重要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