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木遗传育种学 >>> 林木育种学 林木遗传学 林木遗传育种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林木遗传育种学相关记录595条 . 查询时间(1.078 秒)
针对马尾松遗传改良程度低、优良种植材料供给不足等重大技术瓶颈,系统揭示了马尾松生长和材质材性多层次遗传变异规律及遗传控制式样,解决了生长和材性多性状的综合选择技术,审定认定一批优良新品种;率先建立了马尾松杂交亲本的分子标记辅助选配和杂种优势预测技术,攻克了杂种优势的规模化无性繁育利用技术;突破了二代无性系矮化种子园营建和丰产经营关键技术,新建了二代种子园2290亩,推广营建2000余亩,比利用传统...
“南方特色干果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项目属林业科学技术领域,集成了浙江农林大学、亚林所、安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成果,分别解决了山核桃、香榧、薄壳山核桃等南方特色干果长期以来良种缺乏、繁育困难、结实迟、产量低等问题,丰富了干果栽培理论,扩大了栽培区域,推动了南方特色干果产业的发展,加快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其中亚林所木本油料团队经过三十多年研究,在薄壳山核桃资源引选、扩繁、异砧嫁接、品种...
通过联合苗头,突破了种质创制、栽培区优化、授粉配置、规模扩繁等关键技术,选育出49个高产、稳产、高抗油茶新品种,创新研发油茶新品种规模化育苗技术和无性系配比为核心的油茶新品种栽培技术,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模式与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高产良种缺乏、扩繁技术效率低、经营粗放所导致油茶产业低效问题。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丰富了林木遗传育种和森林培育学的理论。
“木荷育种体系构建和良种选育”针对我国珍贵用材树种木荷遗传改良程度低、良种缺乏、育种进程慢等重大技术问题,亚林所用材树种研究团队自2001年起,联合浙江、福建、江西、湖南、重庆等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展了持续10余年的木荷遗传改良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得到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木荷育种任务、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子项目、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的支持。收集木荷主要分布区优树种...
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但是目前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产业潜力未被充分挖掘。文中基于产业模式相关研究基础,结合我国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实践,设计了更为全面系统的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模式,根据政府对产业发展介入力度不同,将产业发展模式分为萌芽期(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成长期(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成熟期(政府规制型产...
The karyotype represents the basic genetic make-up of a eukaryotic species. Comparative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related species based on individually identified chromosomes has been conducted in only ...
为探讨低氮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特性,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以光皮桦G49-3、G50-1和优3组培苗为材料,通过水培培养研究其在正常供氮(CK,15 mmol·L-1 NO−3NO3−)和低氮胁迫(LN,0.03 mmol·L-1 NO−3NO3−)条件下的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低氮...
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之一,主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林木育种,森林培育与经营,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自然保护地与物种保护与修复,森林灾害防控等科学研究,并具有技术开发利用、成果示范推广、科学普及教育等多种功能。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复杂性、长周期性等特点,建设一批长期、稳定、高水平的科研基地非常有必要。依托生态站,安徽太平获批进入第一批国家林...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良种选育的原始材料,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国际竹藤中心竹类与花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林场发〔2016〕153号),主要针对竹子、棕榈藤与花卉种质资源进行重点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国际竹藤中心竹类与花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包括三个分库,分别是安徽太平亚热带竹类与木本花卉种质资源保存库、海南三亚热带森林...
以云南松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 对各组分生物量进行测定, 研究不同家系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家系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比例均表现为叶>茎>根, 叶生物量积累高于根、 茎; 不同家系间云 南松幼苗各组分和单株生物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地径与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苗高与生物量之间成显 著正相关, 主根长与生物量正相关部分不显著。 除叶含水率外, 不同家系云南松幼苗各组分及单株...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频繁变化,台风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加剧,森林正面临着潜在的巨大损害。台风产生的风压、风速、湍流强度施加于林木上,使得林木风倒频繁发生。
项目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天女木兰的分子遗传分类进行研究,对不同来源天女木兰的条形码序列进行差异分析,考察不同生境样本间的亲缘关系、进化特点及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等信息,从分子水平对天女木兰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修正,为天女木兰濒危机制及解濒研究提供参考。
为研究湿地松生长及树冠性状与产脂量之间的遗传相关关系及其对产脂量的控制途径,以赣北、赣中和赣南等多种典型立地条件下的28年生湿地松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112个湿地松家系进行产脂量、生长及树冠性状全林调查,并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枝下高外,产脂量与生长及树冠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遗传正相关关系,遗传相关系数排名前四的性状分别为胸径(R=0.93)、树冠表面积(R=0.83)、冠长(R=0...
以文山兜兰成熟但未开裂的果荚为研究材料, 以种子萌发时间及萌发率作为考察指标, 探究固体培养和 液体悬浮培养2种方法对文山兜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同时采用单因素法探究直接播种与低温处理播种对文山兜 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固体培养方法相比, 文山兜兰种子在液体悬浮培养的条件下平均萌发时间提 前且萌发率更高, 液体悬浮培养更适合文山兜兰种子初期的萌发培养。
国外松研究团队的前身为国外松课题组,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松树人工林生产力为研究目标,先后开展湿地松、加勒比松遗传改良,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育种,湿地松、加勒比松及其杂种的高效繁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目前团队有科研人员7人,其中研究员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助理研究员3人;其中博士5名,硕士2名。经过多年积累,本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