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 行政学 >>> 行政理论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行政理论相关记录331条 . 查询时间(3.356 秒)
马克思论民主的普适性     马克思  民主  普适性       2010/12/2
马克思曾经说过:“民主制才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论及马克思的民主理论,人们一般都会想到马克思强调民主的阶级性,强调民主与专政的不可分割,强调民主的经济基础和历史范畴,强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等等。这无疑抓住了马克思民主观的特点和要害。这些特点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历史上其他一切民主理论明显地区分开来,成为马克思民主理论的标识。但是,马克思关于民主普遍性的论述,却常常被人忽视。考察马克思...
2005年,国内审批新药一万多种;而在医药技术领先的美国,每年所批新药也不过是100种左右。由此可见,审批乱象何其触目惊心!正是因为“企业每申请一种药名,就要缴纳数额可观的审批费用”,在渔利自肥的利益驱动下,审批部门才疯狂地批准新药。改革审批制度的确势在必行。
企业中如何开展党的建设,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如何开展党的建设,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看来,这也是一个至今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他是在近日由中央党校党建部和温州市委主办的温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王长江认为,在民营经济走在全国前面的温州市,围绕这一问题所作的大量有益的探索,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党组织的活动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形成了...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切实抓紧党的先进性建设,尤其重视加强党的思想道德建设。胡锦涛同志继去年初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后,今年初他对于党的领导干部又进一步提出了发扬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表达了党中央对于加强全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
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庆祝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的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庄严地首次向全世界、全人类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构想。随后,胡主席又在不同场合,一再重申“和谐世界”构想。这一构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外交的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总目标。自那以来,海外舆论对“和谐世界”构想的关注和评论也日趋强烈和增多。有的认为“和谐世界”构想是一种理论,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大国崛起的发展模式;也有的据此推测21...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联共产党为什么会垮台,这个问题自苏联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落下来的那一刻起,就轰然而起,并纷纷纭纭地讨论延续至今。有“戈尔巴乔夫罪魁祸首说”,有“苏联共产党蜕变说”,有“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争权夺利说”,也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之路本身有问题之说”,等等。我在我的著作中是持一种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苏联的解体的,即,苏联之兴非一蹴而就,而苏联之亡乃冰冻三尺之寒。 在此,我想重复我在200...
现在,在部分同志中存在一种观点,认为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内涵”、“内容”,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这是把苏联模式、斯大林体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国外有识之士所说的“中国模式”相混淆,把两种不同社会主义模式框架下概念字面相同、而却有着完全不同内涵的东西混淆了。对此,我们是应当分辨清楚、不能含糊视之的。
有的同志问我,你说执政能力建设问题重要,是不是一个党一执政,他就有一个执政能力的问题呢?这个问题问得对啊。但进一步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产生了:我们为什么不是50多年前提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也不是30多年前明确提出这个问题,而是现在才提出呢?原因各种各样,但从主观上去思考,实际上就是一条,即我们过去从来没有把执政能力问题单独算做一个问题。我们通常都把党的能力问题和党的性质捆绑在一起研究和一起说的。...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努力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即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这四个“坚定不移”指明当代中国发展前进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对确保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从战略视野加...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 2005年第1期【摘要】随着中国市场转型的深化,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市场经济中,民间非营利组织构成公共部门和营利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计划经济体系的遗产,事业单位在整个非营利部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出现了走向企业化和民营化的变革。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国家扮演能力促进的角色至关重要。一方面,建立一个规范的非营利组织监管体系...
从“人治”到“理治”           2007/8/3
文章来源《新东方》 2004年第11期[文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各国政治制度虽各有不同,但在其内部的领导运作方式上无不力争按其固有的规律行事而追求科学化。未来的领导活动必将呈现出一种带有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趋同化特征。人类社会将会告别幼年时期的“人治”(情感政治)和成年时期的“法治”(理性政治),跨入不惑之年的“理治”(科学政治)时代。 作者单位:山...
权力制约浅探     权力制约       2007/8/3
文章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1期[文摘]:要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就需在制度建设以及社会良好环境的营造上下功夫;在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下,权力制约的效率才能提高。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玉溪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系 云南 玉溪
《中国行政史论》评介          2007/8/3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2期行政管理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历史悠久、源渊流长。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历史进行研究,探讨它的历史沿革,总结其成败得失,揭示其一般规律,这是行政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张创新教授所撰写、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国行政史论》,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通观全书,令人耳目一新,该书的特点和创新之处显而易见...
文章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5期[文摘]:权力观与权力运作中的监督制约问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监督机制问题。权力运作中的监督制约问题的实质,就是一种反腐败机制的建立。一般而言,要建构和完善反腐败监督机制,我们必须首先要认识到权力与腐败的相关性问题等。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权力分散:分权的误区          2007/8/3
文章来源《新视野》 1997年06期 集权、分权作为政治权力的存在方式,是政治学中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政治学家们往往把集权看作是专制制度中的权利存在方式,而把分权看作是民主制度中权利的存在方式,所以,“集权”一词在现代政治学中越来越具有否定的含义,并常常被用来描述和指责那些与政治文明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政治行为。同时,“分权”一词往往与民主有着同等的含义,因此,在进行政治制度的设计与改革的过程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