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政治制度相关记录1029条 . 查询时间(5.438 秒)
 我党自十二大以来,始终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部署和落实。经过二十几年的摸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迄今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被誉为“中国基层民主试验田”的四川,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其所自创的干部任用选拔、集体决策、民主评议等制度先后被中央认可并推而广之。作为这些制度具体表现的公推公(直)选、党代会常任制等民主的新型形式,让民众现实地享受到了政治参与带来的积极效用,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得到...
 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应当“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这不仅明确了公共利益在征收中的重要地位,也指出了界定公共利益的必要性。根据《宪法》第10条的精神,《物权法》在第42条有关征收的制度中规定了公共利益的概念。据此,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启动征收的实质性要件。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要选择突破口,而不是全面展开、整体推进呢?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有专门论述,他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我们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弄清从哪里着手,不能一下子干大。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在不断探索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虽未实现突破性进展,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中国现实背景下,网络提供了新的民主方式,激活了民主的元素,重新释放了受到压抑的民主参与热情,重塑了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发挥了政治输入和反馈、政治监督和纠错、政治宣泄和矛盾缓冲等功能。但网络民主功能发挥受现实政治的对接和容纳程度的影响;网络的“群体极化”和“协同过滤”带来的信息窄化和情绪的极端化影响及网络的隐蔽性和离散型带来的非理性参与行为的负面效应将影响网络民主功能的发挥;网络民主参与主体的结构...
中外学者关于中国近30年来改革历程的研究和论述有很多,总的来说,中国学者集中关注体制改革中的微观变化,倾向于为未来的改革议程提供诸多政策性设计;西方学者重在解读官方文件,对改革结果的评判优于对改革过程的分析。除却研究环境、话语背景的差异,上述两种研究思路的差异也源于研究视角和信息量的不同--中国学者以建设性的视角分析自己可以轻松接触到的微观改革案例,西方学者以批判性的理念解读文本中透露的信息。但是...
对于创新的系统研究似乎是从约瑟夫·熊彼特开始的。他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循环》一书中通过区分“创新”(Innovation)与“创造”(Invention),明确了“创新”在经济领域中的含义。他认为“创造”是观念或者概念,而“创新”是能够使“生产手段进行新的组合”的观念。①政治学者在研究政治领域中的创新时也基本上继承了熊彼特的逻辑。墨尔把创新界定为“成功地引入一种新的可利用的手段或者可实现的目的...
实行依法执政,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即要全面树立法治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规定党同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依法进入国家政权机关,在国家政权体制内依法运作,其执政权力要自觉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制约。同时,党要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要对国家权力及其运行依法实施控制监督。
中国的反腐倡廉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等三大体系。反腐倡廉目标体系包括三大目标,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和谐包括了民主法治和社会稳定等基本内容;全面小康是我国到2020 年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奋斗目标。党和国家的廉洁本身不是目的,建设廉洁政治和廉洁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全面小康,使人民得享幸福安康的生活。反腐倡廉制度...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改革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因此,正确理...
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上,我们还存在一系列认识误区,如认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不大,实行民主还不具备现实条件,认为民主没有普遍性,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把民主政治简单地等同于选举政治,认为民主是万能的,多党制才能发展民主,推行民主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认为民主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等等。这些错误认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澄清这些错误的认识,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民主法治建设、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公民社会发育、民主意识与文化的形成,以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等。但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同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协商民主[1]理论,作为现代政治理论的最新发展,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其在任期间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确立了一系列思想和重要决议,即巩固中国向市场民主主义发展的方向,更加积极地致力于建立世界新秩序,以及——正如中国人喜欢总结的那样——使中国变为一个世界眼中的“正常国家”。当然这一切都要按照“中国式道路”进行。
韩国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韩国  当代中国  研究       2009/6/10
到目前为止,韩国的中国政治研究状况没有得到任何评估。韩国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应该得到关注,这至少有三个理由。第一,韩中关系最近10多年的发展步伐相当惊人。2005年,韩国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目的地,而中国则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目的地。第二,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是在华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2005年占到外国留学生总数的46%,占到中国大学外国留学生总数的38%。第三,尽管处...
2008年9月24日日本东京大学高原明生(Akio Takahara) 教授和日本神户大学大嶋英一(Eiichii Oshima)教授在中央编译局就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学术报告并与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