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环境地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地学相关记录110条 . 查询时间(2.158 秒)
全球气候变暖极大地影响了高寒区的地表侵蚀过程,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有机碳释放增加、高寒区冰冻圈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灾害问题。此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张凡团队在青藏科考野外考察工作中发现,雅鲁藏布江的河水在雨季来临前的春季开始变浑,即出现泥沙含量增加这一反常现象,这与以往研究中观察到的暴雨产生快速地表侵蚀,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的结果明显不一致。同时,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金钊发...
石炭纪作为准噶尔盆地东部(准东地区)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期间发育的火山岩和沉积岩记录古亚洲洋闭合和造山带增生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基于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证明石炭纪火山岩构造背景为俯冲作用下陆壳增生环境,并据此建立古亚洲洋闭合、陆-陆碰撞和后碰撞的构造演化模型。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沉积地层揭示,对于石炭纪期间海陆演化的细节过程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早、晚石炭世沉积环境难以达成共识。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匡星星团队以“水分特征曲线和渗透率模型对空气相对渗透系数预测的影响 (Effects of water retention curves and permeability equations on the prediction of relative air permeability)”为题在地球科学顶级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
2021年3月8-1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理事会(IGCP)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其它国际研究机构共同申报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人类影响的认识:统一和评估人类世全球证据的地质信息网络”(IGCP 732:Lessons in anthropogenic impact: a knowledge network of geological si...
2021年2月17日,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冯炼团队在Nature期刊发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合作在Nature期刊发表的论文(Ho et al., 2019)提出不同观点。Ho et al. (2019) 利用遥感卫星影像研究全球71个湖泊浮游藻类长时序变化,得出了湖泊富营养化呈增加趋势的结论。然而,冯炼团队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提出了与该论文不同的...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获悉,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期刊《干旱区研究》入选“2020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中文科技期刊择优支持项目”,这是《干旱区研究》自创刊以来首次获得院中文科技期刊择优支持项目资助。《干旱区研究》立足干旱-半干旱区域特色定位,通过深入报道干旱-半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对策、绿洲生态系统建设、绿洲学科发展等干旱-半干旱区基础科学问题,以及沙漠改造利用等成...
2020年11月29日,中国地理学会首届荣誉会士和会士授予仪式暨地理科学前沿论坛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大会表彰了在地理学科及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决定授予为中国地理学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孙鸿烈院士等20位科学家“首届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徐冠华院士等22位科学家“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其中,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退休教师王恩涌教授(94岁)荣获“首届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陶澍院士荣获“...
《国际地学遗产与公园(英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heritage and Parks)期刊编辑部于2020年11月20日收到Elsevier 通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地学遗产与公园(英文)》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Scopus数据库是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和引文数据库。它涵盖了世界上最广泛的科技、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文摘、参考文献及索引...
近日,国际地学领域权威期刊《应用黏土科学》(Applied Clay Science)刊登了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张博翔团队的论文“烧结水滑石以增强对水中全氟辛烷磺酸的去除”(Calcination of hydrotalcite to enhance the removal of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from water)。该研究发现烧结水滑石(CHT)可以去除相当于...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陈槐研究员及其团队通过对泥炭沼泽研究的专著和文献进行分析,对泥炭沼泽湿地研究的历史沿革及泥炭沼泽湿地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阐释。研究发现(图2):从泥炭沼泽研究的历史沿革与态势来看,泥炭沼泽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到18世纪,是自然资源学导向研究为主的时期,大多数研究着眼于泥炭利用与泥炭地开发;第二时期从19世纪到20世纪,是地学导向为主的时期,大多数研究集中...
最新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显示,中国土地退化零增长趋势持续向好,对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贡献最大,排名世界第一位。
高速远程滑坡的弱化机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对奥地利Kofels滑坡和尼泊尔LangTang滑坡滑动面上假玄武玻璃进行调查,发现这是滑坡高速摩擦熔融形成的,进而提出了高速远程滑坡自润滑摩擦弱化假说。近年来,大量岩石高速旋转摩擦试验验证了摩擦热熔润滑机理假说,并在巨型滑坡和断层机理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高速滑坡剪切带熔融过程对滑坡运动到底有多大影响还存在很多疑问。为此,中科院成...
44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样,有何重大环境变化?在这个问题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团队近日有了重要发现。丁林院士团队通过科学研究“还原”了44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南部变化:44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南部贡觉盆地还是一片沙漠,海拔只有700米。在印度大陆向北俯冲作用下,这里快速隆升为海拔3800米的高山森林。这一学术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
2020年6月3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宫鹏教授科研团队在地学领域顶级期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发表题为“全球1982~2015年土地覆盖逐年动态及长期变化”(Annual dynamics of global land cover and its long-term changes from 1982 to 2015)的论文,对外发布了全球...
新冠疫情COVID-19的爆发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环境地球科学长期致力于用多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去解决和环境有关的地质/岩土工程问题,其使命就是保护好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让人们远离污染和灾害,拥有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和干净的土壤,让人们过上健康而美好的生活。然而,这次疫情的爆发,肆虐的病毒正在从完全相反的方向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