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北京人口 >>> 北京人口与社会 >>> 北京科学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北京科学技术相关记录183条 . 查询时间(3.552 秒)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5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奖,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50项,占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28.7%,居全国首位。其中,唯一的特等奖项目和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均由北京单位主持完成;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中北京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占3项。
6月24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着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到顺义区调研。他强调,顺义区是“三城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定位,深化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吸引符合区域定位的产业落地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平原新城承接能力,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航电综合试验平台、运载火箭综合试验平台……在经开区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的中科宇航试验中心内,技术人员手头的火箭试验计划表排得满满当当。北京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宇航、天兵科技等企业的新型号火箭研发捷报频传。
记者21日从第二届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关村商业航天大会上获悉,北京市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正式开园,力争到2028年,入驻卫星互联网企业超过100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超过50家,产业收入规模稳定增长,园区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6月19日,由国家数据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行业主体联合主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北京分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启动。
催生新产业、引领新技术、形成新动能,在北京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局、市税务局联合举办的“万千气象看北京解码新质生产力”集体采访活动中,记者走访了生物医药、自动驾驶、互联网3.0、机器人等领域的多家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和园区,科技创新已成为北京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成为通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
2024年06月06日,北京市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主题活动“京彩E智·数字转角”全面启动。记者了解到,该活动将走进园区、校园、社区、农村、机关等场所,让市民多角度了解科技前沿数字成果,沉浸式感受数字艺术魅力,多领域应用AI技术。
日前,在位于房山区的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16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发布了一批重点新技术、新产品。记者了解到,房山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建设以低空智造为特色的产业园。
近日,一场产研对接活动在怀柔科学城举办,来自高校、院所的科学家与企业家、技术猎头及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平台的代表共话产研对接与技术落地。
从实验室样机到市场化产品,概念验证项目能帮助科技成果提升技术成熟度、降低市场化风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2020年以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已累计支持124项概念验证项目,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联合开展产学研医协同合作,一批核心技术和高价值科技成果完成概念验证。
北京智慧供热改造将提速推进。2024年05月28日,京能集团“党建+双碳”智慧供热产业链联盟在京成立。
记者5月29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新技术新产品验证应用与迭代创新,推动科技应用场景开放,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推出“向新而行”2024场景赋能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
5月26日,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办的“企业科技节”开放倡议仪式暨科普公益广告大赛颁奖仪式在北京举办。
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展览活动于5月25日至6月1日在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双眼登珠峰”、以航天员视角乘坐神舟飞船……25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11号馆举办的科技创新展览上,200多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能源科技、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