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神经病学”相关记录619条 . 查询时间(1.797 秒)

当你走神时,大脑发生了啥?(图)
思维空白 走神 认知科学
2025/5/20
人们时常会走神,但什么是走神?昏昏欲睡,神游天外,还是意识全无?一组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汇编了人们对走神(思维空白)的了解,包括他们观察人脑活动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关观点文章2025年4月24日发表于《认知科学趋势》。
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
干细胞治疗 帕金森病 多巴胺
2025/5/20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两项研究分别利用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人胚胎干细胞产生的细胞。
临床试验表明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具安全性
临床试验 干细胞疗法 帕金森病
2025/5/20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北京时间2025年4月16日夜间同期在线发表两篇神经学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开展两项独立的临床试验,展示出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
《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正式发布
帕金森病 报告 认知障碍
2025/5/20
2025年4月11日,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当天,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牵头组织,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全文刊登于《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杂志》上。

从猴模型到新疗法:攻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有曙光(图)
杜氏肌营养不良 心肺衰竭 新疗法
2025/5/20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让人揪心的X连锁隐性遗传神经肌肉疾病。得了这种病,患者体内的抗肌萎缩蛋白会缺失,就像肌肉失去了“保护铠甲”,进而出现进行性肌肉萎缩,功能也不断丧失。通常,孩子在2—4岁时就会出现肌无力症状,小小的身体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很多患者在20—30岁就会因心肺衰竭早早离世。

为细胞装上“GPS”,找到疾病“藏身之处”(图)
抑郁症 细胞 遗传学
2025/5/20
人为什么爱喝咖啡?为什么身材会呈现“环肥燕瘦”?为什么一些人更容易得抑郁症等复杂疾病?诸多现象背后都有基因的影子。不过,这些基因在人体的哪个角落悄然发力,又如何借助特定位置的细胞影响疾病的发生,一直以来,无人知晓。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再添新药(图)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内科 基因
2025/5/20
2025年3月3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获悉,国际创新药物Kisunla(多奈单抗,donanemab)在该院神经内科成功实现全国首次临床应用。此次首批开展临床应用的患者共有12人,经医生严格筛选,均为早期AD患者。他们中最年轻的58岁,最年长的75岁,这些患者都是经过淀粉样蛋白PET确诊,并完成头颅MRI、APOE基因检查等安全性评估后获得用药资格的患者。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有了新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2025/5/20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Tony Wyss-Coray和合作者研究发现一个可预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来认知恢复力与衰退的潜在新生物标志物,带蛋白指标有助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症状发作和病情进展的预测能力。相关研究3月31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我国学者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图)
帕金森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内科
2025/5/15
帕金森病(PD)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呈现人数多、负担重、危害大这三大特点。据估计,到2040年,全球PD患病人数将达到1300万,其中约一半病人在我国。然而,传统药物和手术治疗都仅能针对PD的症状进行治疗,无法延缓疾病进展。
一篇文章教你全面认识脑梗死
脑梗死 神经内科 血压高
2025/5/15
2024年中秋前几天,老张上班时走着走着突然感觉头晕,看东西旋转,右边胳膊和腿不能动,两只眼睛向右看,继而摔倒在地。旁边的同事叫他,他不能说话,于是同事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老张被送到医院后,有时眼睛能正常活动,能讲话,右边胳膊能抬高,右侧腿部能抬起;有时和开始发病时一样,不能动弹,反复发作3次。急诊医生对他采取紧急救治,诊断为脑梗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经过积极救治,老张终于转危为安,言语...
阿尔茨海默病可预防?科学家启动一项持续六年的试验
阿尔茨海默病 试验 痴呆症
2025/4/27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巨大进展,两种淀粉样蛋白靶向药物被证明可以减缓疾病的症状,现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患者。这为我们的假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即在β淀粉样蛋白斑块处于最早阶段时进行干预,早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可以从一开始就防止症状的出现。”
最新研究成果可精准溶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溶栓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
2025/4/27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了精准溶栓的方法。2025年2月6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内科周振华教授团队联合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曾文教授团队,首次提出可通过构建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人工标志物体系,对血栓药物敏感性进行快速检测,调节药物释放比例,实现溶栓个性化治疗。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有人“天然短睡眠”却无碍健康,科学家发现七个突变基因
睡眠 突变基因 科学家
2025/1/14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建议人们认识到不同人的睡眠量有所不同。Ptá?ek对“每个人每晚都要睡八个小时”的说法感到愤怒,“这就像说每个人的身高都必须是5英尺10英寸,遗传学不是这样运作的。”
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内科 认知障碍
2024/12/23
章一新医生不希望夸大这个手术的疗效,他说,这个手术并不能让患者的认知水平回归正常,并且手术的长期效果仍然有待观察,“现在随访时间最长的只有七八个月,需要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证据,和更大的样本量,以确认它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