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相关记录382条 . 查询时间(2.137 秒)
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但粗放而低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空气污染事件频发。相关研究表明城市颗粒物(UPM)更易突破人体防御,对人的神经、胎儿造成伤害并在体内产生积累,这增加了慢性病和癌症、过早死亡和呼吸道损伤的风险。此外,城市颗粒物(UPM)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效益的降低和阻挡阳光造成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并阻碍经济发展。UPM的主要人为来源包括工业、交通和住宅排放。中国北方一半以上...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城市热岛、雾霾、内涝等,而以大气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环境问题。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PM)污染在中国尤其严重,尤其是在重工业和北方供暖城市。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缓解空气污染的政策,如2013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8年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因此在2013-2017年期间,全国年平均PM...
截至2022年10月11日,山西PM2.5平均浓度已降至35微克/立方米,为该省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和世卫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实现里程碑式突破。该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SO2平均浓度、PM10平均浓度、CO平均浓度等多项大气环境指标也持续大幅改善,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重金属Cd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途径是植物-土壤学经典研究方向之一,受到国际环境/土壤领域的持续关注。Cd可以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迁移、运输和积累,已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乃至人群健康。因此,研究植物吸收、运输和积累Cd的过程及其调控机理是发展污染控制与安全利用技术的重要基础。为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土壤污染生态团队,通过对不同Cd富集型作物进行嫁接、分根实验及韧皮部环割干扰等方式,研究了土壤...
2022年6月清华大学召开第十四届党委第二百一十九次常委会会议,经会议讨论决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2021年工作成绩显著,授予“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称号!
PM2.5是指细颗粒物动态直径小于2.5μm,由多种复合物组成的从各种自然和人为来源排放的化学物质。PM2.5是一种对全世界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重要空气污染物,并已成为科学家和居民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PM2.5浓度的超标,严重危害了居民的生命健康。PM2.5污染在全球早期死亡率和残疾调整寿命的所有风险因素中排名第六,暴露于PM2.5会直接增加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
PM2.5是指细颗粒物动态直径小于2.5μm,由多种复合物组成的从各种自然和人为来源排放的化学物质。PM2.5是一种对全世界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重要空气污染物,并已成为科学家和居民普遍关注的问题。2023年来中国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PM2.5浓度的超标,严重危害了居民的生命健康。PM2.5污染在全球早期死亡率和残疾调整寿命的所有风险因素中排名第六,暴露于PM2.5会直接增加中风、缺血性心脏...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人为干扰因素,土地利用变化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第二大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来源。而土地利用变化所导致的CO2排放很大程度来自于非农业系统向农田的转换。干热河谷是中国西南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高温、低湿度、低降雨量和高蒸发量等。由于自然因素(如长期干旱、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及人类干扰的增加,区域典型土地覆被模式正从多层次结构(主要是稀树草原)向低层级结构演变,很多区域甚至已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团队,在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trikingly distinctive NH3-SCR behavior over Cu-SSZ-13 in the presence of NO2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推进,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氨气排放在近年来并没有显著变化。氨气主要来自于化肥施用和家畜蓄养等农业活动,同时也有少量来自交通运输和工业等排放。尚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是,农业活动对中国城市地区的氨气有多大贡献?在未来酸性气体进一步减排的背景下,农业源氨气排放对PM2.5污染的治理有怎样的影响?新冠疫情期间,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管制措施,大幅度减少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贺泓院士团队,在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Strikingly distinctive NH3-SCR behavior over Cu-SSZ-13 in the presence of NO2”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 4606)上。
磺酰脲类除草剂氯嘧磺隆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导致其在农田土壤和灌溉水体中长残留,对敏感作物和其他非靶标生物如微生物、藻类等造成药害,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微生物降解实现对氯嘧磺隆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是一种可行且有前景的策略,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降解菌的筛选,鲜见关于降解基因和降解酶的报道,其降解过程的分子机制更有待深入阐明。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领衔的“能源-水-空气”交叉学科创新团队ITEWA(Innovative Team for Energy,Water&Air)在Joule期刊(IF=46.048)发表名为Dehumidification with Solid Hygroscopic Sorbents for Low-Carbon Air Conditioning的Preview论文。该文从实现室内空气...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明辉课题组在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非靶标筛查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Environ. Sci. Technol. (2021, 55, 109),(2022, 56, 7288),( 2022, 56, 7153)和Environ. Int. (10.1016/j.envint.2022.107421)上。
2022年7月7日上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环境污染物评价与溯源”卓越团队召开了2022年度工作中期研讨和推进会,团队所有成员参加。团队首席科学家宋卫国研究员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回顾了卓越团队的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重点围绕2022年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落实,并介绍了农产品全产业链中新型环境污染物检测识别、风险评估、产地溯源和污染防控方面的本年度工作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