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 农业史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业史相关记录49条 . 查询时间(1.656 秒)
近日,我校历史系科技考古实验室研究团队在环境考古领域权威期刊《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发表了名为《Investigating the late neolithic millet agriculture in Southeast China: New multidisciplinary evidences》的文章,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距今约4000年粟作农业在福建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生物考古实验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植硅体分析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沉积物进行了研究,证明在距今7000年前后,该地区就出现了北方黄米(黍)和南方水稻共存的现象,这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考古科学杂志》。淮河流域是中国东部南北不同气候环境、农业类型与文化传统的过渡地带,其史前农业结构演化与农业经...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农业通史·图文版》一书,历时3年精心打造,近日正式出版发行。11月5日上午,首批新版图书亮相第二十五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和广大读者见面。这套图书共分为四卷,内容以农业类型为基础,结合了地域史和编年史的特点,诠释了中国农业发展中形成的不同历史、地域和文明化特征:第一卷《厚重的农耕文明》展示了史前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原始农业的多元交汇和黄河流域...
应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邀请,国内著名农业史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教授来兰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历史时期西北生态环境变迁的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于5月12日在一分部衡山堂四楼439报告厅举行,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红伟主持。樊志民在报告中讲到,农业是文明的根基,原始农业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早期文明的起源、类型和特色,原始农业和世界初始文明,地理上最初都产生于一些不太丰腴、又...
2018年3月30日上午,《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第二版《农业历史卷》修订编撰工作启动会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举行,这标志着农业历史卷修订编撰工作全面启动。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出版社和南京农业大学的2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我校为主编单位,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惠富平教授分别担任该卷主编和副主编。 会议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副总编赵立山主持,中国农业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孙...
我校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樊志民教授农史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北方地区的家马引入与本土化历程》在国内历史学权威期刊《历史研究》2017年第6期刊发。2014级博士研究生赵越云为第一作者,指导教师樊志民教授为通讯作者。该成果为农史研究团队在研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项目编号:13JZD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给历史以传承给茶人以风骨给茶业以气象”——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大型工具书《中华茶通典》2017编撰工作会议25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近50名来自茶科学、茶文化、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艺术学、社会学、传播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商《通典》各分典分卷编撰工作事宜。本次会议落实了全书八个分部各分典的主编人选、各分卷的主编、副主编以及参编人员人选问题,与会专家共同讨论...
为了丰富我院科技工作者农业文化知识、开拓创新视野,2017年12月14日,中国农业博物馆曹幸穗研究员作客我院第九期金陵农科讲坛,作题为《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技术的传承与开发》的专题报告。论坛由沈建新副院长主持。院机关管理服务部门部分负责同志、相关专业所领导、研究室主任以及科技人员60余人参加了论坛。
本书从一个作物的视角展开,切合了时下颇为流行的“物”的历史的研究,反映美洲作物的分布及变迁、时空差异和变化驱动力。研究给予南瓜这类今天看来是单纯蔬菜作物以去边缘化的历史地位,以南瓜为中心,进行时间、空间视角的整合,阐述其多元化的历史功能和意义。本书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王思明教授长期致力于农业史和中外农业交流研究,出版专著多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2016年6月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与中外农业交流研究”(16AZS005),该项目迅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这与长期的研究积累是分不开的。2017年3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农业文明:丝绸之路上“行走”的种子》为题,博物版头条刊载了王思明教授的研究成果,该文主要阐述了丝绸之...
11月16日,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华南农业大学倪根金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获得立项,时隔7年,这是华南农业大学第二次获得此类项目立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