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 专门自然科学哲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专门自然科学哲学相关记录50条 . 查询时间(3.067 秒)
2017年9月15日下午,“格致下午茶”(2017年第5期,总第60期)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职工之家举行。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吴蕙仪博士、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一兵研究员发表主题为“从十字架到十字镐——十八、十九世纪的中西技术知识流动”的联合报告,分别通过个案研究,彰显十八、十九世纪中西技术知识流动的时代特色。本所内外研究人员及研究生约30人参加活动,郑诚博士主持。
在2016年10月22日召开的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方创琳研究员当选为该院院士,并于近期获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正式批准。
2017年5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上海科技馆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合作制作的4D电影《海洋传奇》在上海科技馆首映。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韩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党委书记袁萍、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等出席了首映式。
2017年1月6日,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召开,来自全省科技期刊界的近19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颁布了关于“表彰第四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活动中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及“表彰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的文件,决定授予陕西省34家科技期刊“精品期刊”荣誉称号,53家科技期刊“优秀期刊”荣誉称号,18家期刊“特色期刊”荣誉称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
根据检索,《自然资源学报》被收录在EBSCO最新研发的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Ultimate。EBSCO是一个具有70多年历史的大型文献服务专业公司,提供期刊、文献定购及出版等服务,总部在美国,19个国家设有分部。开发了近100多个在线文献数据库,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等多种学术领域。
日前,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ICSU)正式批准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gital Earth, ISDE)成为国际科学理事会成员。自2017年1月1日起,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成为国际科学理事会第23个国际科学联系会员,也成为其176个会员之一,是第一个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加入国际科学理事会的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1月9日公布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6名香港科研人员获得二等奖。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向获奖者致贺,并期望他们在科研工作上再创高峰。在6个获奖研究项目中,两项由香港特区政府推荐,分别为香港科技大学钱培元教授的“变化环境下生物膜对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沈祖尧教授的“大肠癌发生分子机制、早期预警、防治研究”。
2016年11月21日至23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0次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期间,召开了七届七次常务理事会议、七届三次理事会议、“2016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结果发布会”。来自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2016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结果发布会”。教育部科技司李人杰同志代表教...
2016年10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董光璧先生在自然史所做了题为《科学的诞生:伽利略与猞猁学社》的精彩报告,对欧洲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之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及其所参加的意大利“猞猁学社”(Accademia dei Lincei)的科学贡献和历史背景做出了精彩的分析与论述。讲座由刘益东研究员主持,来自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学科院理论物理所等单位的近三十位研...
近日,以自然科学研究指标为核心的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行榜和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先后出炉,东北师范大学首次进入世界大学理科排名200强和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标志着东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已跻身国际高校先进行列,这是东北师范大学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表彰“全国杰出科技人才”“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的决定。来自全国的612名科研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北京大学有乔杰、刘志红、侯仰龙、王世强、敖英芳、邓旭亮、韩芳、李彦、文再文、孔炜、段慧玲等11人获奖。
2015年9月7-10日在德国达姆施塔特(Darmstadt)举行的欧洲科学院第27届院士大会上,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成洲当选为该学院外籍院士。 欧洲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外文全名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of Europe),是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倡导创立,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包括东、西欧国家的国际科学组织...
日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公布了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入选资格名单,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引进的游淳博士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
201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吾守尔•斯拉木主持的“多语言大数据环境下的复杂网络行为分析、预测和干预”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重点项目资助,经费300万元,因项目应用性强,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某部联合基金项目方式追加经费200万元,共获资助500万元。同时,吾守尔•斯拉木院士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子课题--“面向公共安全与社会管理的互联网中文信...
2014年11月13日,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首次发布全球前200名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情况。我校以154篇论文和98.8的贡献指数位居全球105位,国内高校(含港澳地区)第8位,贡献指数较2012年的74.27增加了33%,进步显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