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德国文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德国文学相关记录137条 . 查询时间(0.402 秒)
作为收藏家的瓦尔特·本雅明      本雅明       2007/8/29
德国杰出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近年来,渐渐为我国学界所重,也颇得我国读者的欢迎。继三联出版《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之后,我们在书店又陆续看到《本雅明文集》、《经验与贫乏》、《本雅明:作品与画像》以及《本雅明:思想肖像》等著作,掀起了中国的“本雅明热”。   本雅明一生集众多身份于一生,他在文艺批评、翻译(须知,在德国,他是翻译波德莱尔、普鲁斯特...
德国,是一个概念。我这里强调的,更是其在世界思想史进程中的概念意义。我在此处将德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史范畴,来考察其思想传播的轨迹。
在20世纪德国作家中,布莱希特曾以极大的热情研究和吸纳中国文化,并把它们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我把这种吸纳和运用称为“异质文明的对话”。本文目的在于全面考察、梳理布莱希特研究和吸纳中国文化的范围、目的、特点,以及布莱希特如何将中国文化的影响化于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念;同时也指出了布莱希特在一些问题上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以及这种误解对后世布莱希特研究者的误导。
但我们最不需要的,是“创新的浮躁与功利的焦虑”。现在这个时代,现代性似乎在进行着一种恶性循环的膨胀,当年洪堡曾抱怨自己的时代说:“我们这个时代对物质的关注远胜于人本身,对群体的关注远胜于个体,对外在价值与功利的关注远胜于内在之美与精神,高雅与多元文化距离初始的纯一性越来越远。”
《另一种西学》的书名本身就颇值得玩味。“另一种”?既然在提另一种,那就设定了已经有“一种”西学的存在。事实上,“另一种西学”就是针对学界中过于宽泛、笼统的“西学东渐”中的“西学”而言的。作者认为,因为各国的文化资源不同,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当把“西学”按照国别而分门别类。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德国这一对中国而言极其特殊的文化资源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本书以马君武、宗白华、陈铨、冯至四位留德学人的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中德两国历史背景,追寻德国资源对留德学人的影响,研究留德学人在传播德国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揭示了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寻求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方式及贡献。
2007年5月25日至28日,为庆祝同济大学校庆100周年,文学之路2007——“中德视野下的日耳曼学现代化”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为中德合作年刊《文学之路》的年会。会议由德国蒂森基金会赞助,同时得到了德国德语协会的大力支持,会议由同济大学德语系承办,中德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协办。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2007年5月10日报道 近日,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博士生导师叶廷芳教授受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的邀请,为该院师生做了两场讲座,题目分别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大走向》和《悖谬——从哲学到文学》。
海涅(Heine,Heinrich)     海涅  Heine  Heinrich  诗歌  散文       2008/10/7
海涅(1797~1856),Heine,Heinrich,德国诗人。主要成就海涅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散文、评论3个方面。作为诗人,在他开始创作时正是德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交替时期,这一特点在他的诗作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
文学报2007年2月1日讯:2007年40整的德国女作家卡塔莉娜•哈克(Katharina Hacker)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获得德国图书奖,获奖小说《他们一无所有》为她带来25000欧元的奖金。卡塔莉娜•哈克1967年生于法兰克福,大学期间在弗莱堡和耶路撒冷学哲学、历史及犹太学。她曾在以色列工作过,自1996年起生活在柏林,为职业作家,发表的作品有《浴场救生员》和《一种...
新京报2007年1月17日讯:尼采是读书人非常热爱的德语作家,但国内长期没有较为完整的汉译尼采著作集。而由学者刘小枫主编的16卷“尼采注疏集”将填补这一空白,其中包括笺注本尼采著作全集11种,以及尼采未刊文稿5种。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先期推出了这套丛书中的三卷。
张佳珍,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文学博士。专长:德国文学。
新京报2006年9月30日讯:2006年是里尔克逝世80周年,《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刊发了这位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人的惟一一部长篇笔记体小说《马尔特手记》,这也是国内首次推出该书的全译本。《马尔特手记》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外文室主任曹元勇翻译。
卡塞尔荒诞幽默文学奖揭晓     荒诞  文学奖  卡塞尔       2006/10/9
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9月27日讯:以德国城市卡塞尔命名的同名文学奖是国际上少数几个有关搞怪和搞笑作品的文学奖之一,近日,年逾花甲的戈尔哈特•波尔特(GerhardPolt)一举夺得该项万元大奖。
德国著名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创作的长篇小说《德语课》,经中、德双语精通的顾士渊、吴裕康合作翻译,2006年6月23日由上海文汇出版社推出中文新版。作品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这一真实事件。小说以传统的叙述手法,剖析和批判了长期被作为“德意志品质”来宣扬的“忠于职守”的思想,激发人们对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反思。这不仅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