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文学其他学科 文学相关记录542条 . 查询时间(0.501 秒)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京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从网络文学实现题材转向、网络文学推动全民阅读、保护激活创作生态、网络文学IP全链路开发、网络文学出海等角度,综合分析梳理了2021年度网络文学行业及其上下游的整体变化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负责人陈定家介绍,《报告》立足...
近年来,建党百年、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社会议题,吸引网络文学强烈关注。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大众创作、全民阅读的“中国故事”。大众创作正推动网络文学题材转向,现实、科幻题材增速飞快,与玄幻、仙侠、历史等品类渐成并驾齐驱之势,网络文学内容题材多元化格局业...
关于岁月,人们通常会用似水流年、日月如梭来形容其匆匆而过,但梁鸿鹰在散文集《岁月的颗粒》中,着意用“颗粒”来强调时光留下的印记。这本有关岁月的忆往怀昔之作,堪称颗粒饱满、结结实实。作者说,故乡如同写作的“酵母”,触发自己的文学想象,而离开故乡越久,对故乡的审视回味越多,类似“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情愫会越浓重。书中作者一再写到童年往事与故乡记忆,家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城在他的笔下清晰而真切...
学历:1970年12月,于江苏省盐城县河夹寺中学高中毕业;1974年9月—1977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职历:1985年-1988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讲师;1987年-1989年 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1988年-1992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3年-1995年 东京大学任教;1998年—2008年 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2年-至今 ...
擔任課程:《古籍整理的理論與實踐》,2016春季,2017秋季;《大學國文》,2015春季;《中國古代文化》,2007—2012秋季,2010夏季,2014秋季;《中國古代文化基礎》(留學生),2006—2012秋季,2014—2016秋季;《中國人文地理》(留學生),2009—2012春季,2014—2016春季;《訓詁學》,2012—2013春季;《閱讀與寫作》(留學生),2010春季;《古代...
世界文学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民族,而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日本文艺评论家、翻译家、东京大学文学教授沼野充义,从2009年11月到2016年底,用7年时间,邀请多国作家、诗人、翻译家、学者,进行了26次对谈,并将对谈结集成书,出版了《东大教授世界文学讲义》(5卷本)。沼野充义在该书的序言中指出:“本书主要是通过与各位受访嘉宾的对谈,尽量深入浅出地从整体上介绍当前的世界文学是怎样的一个现状,有哪些优秀作品,...
在批评话语广泛关注较“80后”更为年轻一代的作家作品时,我们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使用“80后”这一代际批评装置去集中探讨已趋成熟的青年作家创作?一方面,随着青年作家写作时间的延展,他们以愈发饱满的文本形态捕捉同代人的复杂生活和切己的精神难题,并且形成了一种以对当下和历史的整体性的思考拓宽青春叙事的观照——这一时刻和变化,我们可以称之为“80后”作家的集体转型。而最年少的“80后”在今年已将近不惑,“智...
当今世界的英语文学,早已不限于英国、美国等主流英语国家的文学范畴,而是成为了涵盖全球几乎所有英语国家文学生态的文学世界,其中也包括(无论何种语言)被翻译成英语的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由于英语占据着世界通用语的地位,英语文学也就一直稳居世界文学的排头兵,稳居领先地位。
微信评论的兴起,向评论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评论家走出书斋,突破文学圈子、江湖的困扰,关注和研究社会、人生、文学中的重要及焦点问题,使文学评论与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共振共鸣,用文学评论的思想力量和审美经验,推动社会、文学的变革和前行。只有这样的微信评论,才能融入社会和读者中。
爱尔兰文学在20世纪初的文学繁荣惊艳世人,诞生了叶芝、萧伯纳、王尔德、乔伊斯、贝克特等世界级文学大师,对20世纪的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自20世纪末以来,爱尔兰文学又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且在新世纪后愈演愈烈,有加速发展的趋势。这一新的繁荣自20世纪60年代起初露苗头,头一个阶段以对历史和爱尔兰身份的反思为主要内容,自1990年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题材和表达方式日趋国际化和多元化。
近日,山东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张丽军的新书《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这部25万字的著作是张丽军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学15年之中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集中展现,同时亦实现了从文学经典入手进行文学教育与启蒙的目的。“能够进入文学史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经典性品格。大学课堂讲述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千百年不断淘洗过、不断筛选之后所保留的公认的经典。所以大学教育作为一种科班教育,体现出来的就是经典教育品质: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培...
2022年3月11日上午,由河南省小说研究会、《大观》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开封作家张欣山小说研讨会在开封市举行,河南省小说研究会会长墨白,开封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屈春山,开封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原《东京文学》主编高树田,河南省小说研究会秘书长、《河南文学》主编李一出席。《大观》杂志社社长、主编张晓林主持座谈会。开封市老中青三代作家罗锐、李宗盛、孔令更、李树友、孙玉亮、郭万里、孙洁、曹洪蔚、刘海永、田宏杰...
2022年4月6日,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指导,《延河》杂志社支持,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主办的第五届陕西青年文学奖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后,正式揭晓。阎安、王尧、王春林、邓凯、叶德庆、刘笑伟、李少君、胡弦、徐可、梁平、彭学明、韩霁虹、穆涛等24位专家学者担任本届评选委员会委员。
很多著名艺术家生前穷苦潦倒、愤世嫉俗,直到死后才为世人理解和肯定,查尔斯·狄更斯却不一样,他是“时代的宠儿”:在世时其作品就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欧洲大陆乃至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引发巨大反响;文学评论家、学者和读者对狄更斯的喜爱与赞美,从他的青春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20世纪初,他的小说作为第一批优秀世界文学作品被译介到中国。
文学创作中的思辨性问题     文学  哲学  思辨性  传统文化       2022/4/6
文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同的文学情感和哲学智慧。文学与哲学都源于生活,两者的融合和相互影响也是必然的。韦勒克与沃伦在合著的《文学理论》中就曾提出,“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认为“文学可以看作是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一种记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哲也是不分家的,古代士大夫往往集哲人、文人于一身。写作者在用文学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