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近代文学史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近代文学史 文化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784 秒)
20世纪30年代初期,《女子月刊》呼应时代思潮,为“新女性”重新赋形赋权,意旨倡导女性的人格独立与经济独立。严峻的民族危机和左翼力量的壮大强化了《女子月刊》的社会性,其中书写的态度囊括了批判浮夸摩登、审视职业困厄和实践救亡生产的递进逻辑和时代主潮,呈现了《女子月刊》对女性解放、思想启蒙的冷静思考,以及对历史、民族以及人权自由的观照。
2020年9月26日,由中国老舍研究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研究委员会、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 2020 第四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暨“老舍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端聚首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谢昭新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研究委员会会长吴飞教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先生,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明舟先生,著名科幻作家韩...
2019年12月3日,“2019鲁迅文化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分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成立典礼”在北师大英东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鲁迅文化基金会与北师大文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福贵、鲁迅文化基金会副会长贺晓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在中心成立典礼上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沈庆利主持了典礼。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
2019年11月1日至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四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
秋阳杲杲,万山红遍,2019年11月1日至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四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
2019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百年回顾: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近八十位海内外学者参加。6月30日9时,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开幕,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致辞欢迎海内外来宾,认为会议以学术态度回望世纪历程,纪念历史中的重大时刻,意义深远。文学院教授孙郁在致辞中指出人民大学之延安传统,使该校的诞生与发展,成为中国百年文化和学术转型的缩影;世界各地...
近日,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孔令彬教授主编的《丘逢甲与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2016年11月韩山书院主办的“丘逢甲与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2016年恰逢丘逢甲入籍潮州并出任韩山书院掌教120周年。为纪念这位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韩山书院决定开展系列活动来纪念和缅怀丘逢甲。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中,来自大陆和港台的5...
近日,由韩山书院、中山大学台湾研究所、广东丘逢甲研究会主办的“丘逢甲与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来自大陆、港台的近80名专家学者、丘逢甲先生后人及社会贤达等参加了这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开幕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和韩山师范学院师生用客家话、潮州话、闽南话、粤语、普通话吟诵了多首丘逢甲诗词作品。现场还演奏了《灯楼》、《出水莲》等潮州经典古乐,以诗与乐的形式向丘逢甲先生致敬,也昭示书院教育既要“志...
2015年10月24—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三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出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耿云志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郑师渠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黄克武研究员,美国巴德学院高哲一教授,日本明治大学高田幸男教授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
2015年7月2—4 日,第三届传播视野下的中国研究论坛(2015)暨传播变革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学召开。学者们从传媒和传播变革的视角,探讨了中国晚近以来的社会和文化变迁。
文学的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对此前传统文学再阐释。这种再阐释即对原文化形态的策略性误读。为了变革当前的文学,而从传统中寻找符合需要的资源,对其进行"再阐释"的现象,本文称之为"汲古求新"的文学变革模式。这种模式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隔代遗传",即越过离当前变革最近的一段历史,上溯到更早的历史传统中的资源和根据,以反抗和否定当前要变革的现实;一是"同情弱者",即寻求传统中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的资源...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由于受到营业化思潮的影响,副刊整体在思想趣味和文化品格上呈现出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时事新报》副刊《报馀丛载》就是在这种历史生态和演变逻辑的影响下首倡黑幕文化。黑幕文化的恶性发展在破坏社会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弄潮儿、进步读者乃至北洋政府的普遍批判和制裁。《时事新报》为了挽回危局,在研究系张东荪等人的带领下,创办了我国现代第一个学术性文化副刊——《学灯》,...
2013年11月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台湾研究新跨越会议“台湾文学文化双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两岸文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共6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就台湾文学、两岸教育、文化产业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在近现代埃及文学史上,女性在新的“解放”话语系统中依旧被塑造成“他者”的地位,女性解放神话的出现只是为了掩盖作为主体的女性不在场的事实。本文试图通过对埃及著名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代表作“开罗三部曲”中三种女性反抗传统性别角色的分析,指出由男性主控的女性解放话语在女性的新型性别角色的塑造和自我规范中产生的影响。
三联书店即将出版《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作者张培忠接受本报专访——   张竞生:被妖魔化的文化奇人   真实张竞生   ◎他第一个向社会公开征集“性史”,却被贬为“性学博士”   ◎他第一个提倡计划生育,却被骂为“神经病”   ◎他发起第一次爱情大讨论,鲁迅说他的观点“25世纪或能通行”   ◎他第一个在大学课堂讲授“逻辑学”,编写第一本逻辑学教材   ◎他第一个提出“美治”思想,被今人列为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