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宗教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宗教史学 宗教哲学 宗教社会学 宗教心理学 比较宗教学 宗教地理学 宗教文学艺术 宗教文献学 神话学 宗教学理论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宗教学理论 佛教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86 秒)
藏传佛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宗教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是任何一种宗教发展的必然要求。藏传佛教佛教本土化的结果,完成本土化以后同样面临适应社会的问题,即藏传佛教如何适应元明清三朝的核心利益,如何在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长期以来,藏传佛教在发挥凝聚人心、稳定边疆、维护统一等重要作用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藏传佛教中国化不是完全改变,更不是削弱或消灭...
近日,迪庆州召开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工作启动会。
2020年7月12日晚,我所特邀南京大学赵益教授举办学术讲座“回归宗教学——关于《真诰》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研究的一些思考”。7月12日(周日)19:30—22:15,我所特邀南京大学赵益教授通过在线视频腾讯会议举行了一场题为“回归宗教学——关于《真诰》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研究的一些思考”的学术讲座。我所姜守诚教授担任主持人,并特邀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周作明教授担任评议人。
亚洲的文化现象具有复杂而多元的特点,而印度在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历史上影响重大,包括佛教在内的印度宗教的生长和传播亦呈现出与西方宗教不同的性质。随着当代国际学术交流愈加频繁和深入,这一现象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理解印度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展示其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的历史过程,成为了学界的重要任务。
日前,第二届中韩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中韩佛教史上的文化交流”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韩国延世大学、东国大学、东方文化大学院、翰林大学、圆光大学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4年12月16日,佛教与东亚宗教写本研究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在大佛禅院峨眉讲堂举行。国家宗教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四川省民宗委副主任杨伯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学院院长永寿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湛如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张厚荣,乐山市民宗局局长刘碧友、副局长高鹏,牛津大学教授田海,浙江大学教授张涌泉,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金华,峨眉山佛学院...
2012年10月21日上午,“2012元代北京佛教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什刹海书院隆重开幕。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化寺方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怡学法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执行副所长圣凯法师,北京市宗教局副局长李胜勇,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导师杨曾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原所长黄心川教授等专家学者及社会各...
2012年10月12日下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法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和研究”(12JZD009)开题研讨会在我校敦煌学研究所会议室举行。教育部社科司规划处何健处长、高校社科评价中心李建平主任、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涌泉教授、敦煌研究院李正宇研究员、日本京都大学高田时雄教授、兰州大学陆庆夫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开题会。开题会由社科处陈文江处长主持。
公害问题早在1972 年就在世界各发达国家显现,联合国在斯德歌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开设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之前,曾经设置有民间保护团体世界自然保护基金( WWF: World Wi...
佛教与中国美学之特质     佛教  中国美学       2008/8/11
“生成”(Becoming)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将存在(Being)与非存在(Nonbeing) 都纳入了思之领域。中国美学对“非存在”的关注由于深受佛教的催生和激励而愈 加深化和内化。表现在艺术形态上,中国各门艺术都以显现“非存在之中的存在”为基本精 神气质。
  佛教与基督宗教是香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两种宗教。佛教之影响不完全在于香港有100多万信众及遍布山林的香火,还在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血脉相传,深置民心。基督宗教的强势在于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及对精英阶层的影响,网状的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系统对香港社会方方面面影响举足轻重。佛教强烈的出世精神与基督宗教强烈的入世色彩,二者在学说、教义、礼仪、组织体系方面的差异,使二者在社会参与及影响民众...
关于“佛教是文化”的反思之三 将佛教的文化性和宗教性有机统一起来 陈星桥 山西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闻名于世 (资料图片) 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来,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融合,从其信仰形态来说,已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从其文化形态而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佛教在中国的弘扬具有先天的优势,而突出佛教的文化性,在当今社会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历史上中国的博学鸿儒、文人墨客...
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 □ 李立安 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等许多方面,佛教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具体来看,提供的直接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佛教可直接为不同宗教文明体系和文化体系之间的和谐贡献力量。佛教是一种崇尚和平、和合与圆融的宗教,佛教的理论与佛教的历史对当代各个宗教文化体系之间的和谐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以佛教为主导或为主要参与方的各种形式的宗教...
佛教的和谐理念           2007/9/26
佛教的和谐理念 □ 李利安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曾经说过,“佛教的重要精神,就是以和为上,充分体现和睦、和谐、和平”。中国佛教协会2005年工作计划中提到,“把佛教事业的发展与兴旺圆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那么,佛教的基本形态各要素中有哪些理论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呢? 所有宗教从基本形态上都可划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