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3412条 . 查询时间(1.922 秒)
本发明提供一种miRNA-489的用途及药物组合物,具体为miRNA-489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miRNA-489的序列为下述SEQ ID NO : 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5’-AAUGACACCACAUAUAUGGCAGC-3’;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miRNA-489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病毒或辅料。本发明说明miRNA-489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对心脏具有保护作...
本申请公开PZP的用途及包括PZP的用于抵抗肥胖的药物组合物,揭示PZP在间歇性轻断食循环(IF)中的减肥功效及相关分子机制。临床数据证明,人体BMI与血液中PZP含量呈负相关。小鼠实验证明:在IF再喂食阶段PZP在肝脏中显著高表达,同时棕色脂肪组织中GRP78蛋白向细胞膜转位。肝脏向血液中输送PZP靶向结合转位于棕色脂肪细胞膜的GRP78,共同激活棕色脂肪和诱导形成的棕色化脂肪中的p38MAPK...
重性抑郁障碍,通常称为抑郁症,是全球最普遍的致残性疾病之一,给个人带来巨大伤害的同时,也对医疗保健系统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然而,治疗抑郁症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试错,才能找到有效方案。许多患者在找到有效的抗抑郁药之前,需尝试多种不同药物。根据治疗指南,至少需要4周治疗才能评估药物是否有效。这一漫长过程可能增加患者自杀和治疗中断的风险,同时也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并要求患者高度积极和依从。因此,找到能预测抗抑...
2024年5月15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imerization and antidepressant recognition at noradrenaline transport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杨德华课题组和临港实验室蒋轶课题组合作完成。该研究破解了重要神经系统疾病靶标——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adrenaline/norep...
近10年来,一种新的口服疫苗有助于预防复发性尿路感染。一项临床试验表明,菠萝味疫苗喷雾帮助53.9%的人在9年内保持无尿路感染。
2024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维良/徐志建团队、上海市肺科医院谢冬团队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颖团队合作,于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发表题为“D3EGFR: a webserver for deep learning-guided drug sensitivity prediction and drug response information ...
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神奇的自然恩惠。市场上常会看到很多有各种颜色的野生蜂蜜,其中有一种黑蜂蜜,特别显眼。追根溯源,研究人员确定了分布比较多的一种黑蜂蜜,来源于米团花蜜。自黎胜红团队发现米团花蜜中的黑色成分DPBQ及其生态意义(Organic Letters,2012,14(16):4146–4149)之后,国内有很多团队跟进研究米团花蜂蜜。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2024年4月9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文君副教授和刘钢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发表了题目为“Nanoplasmonic Affinity Analysis System for Molecular Screening Based on Bright-Field Imag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出了基于普通 LED 白光照明的明场反射成...
2024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汪胜、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研究员程建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徐华强合作,提出了一种多靶点、多功效药物的设计新方法,基于可变形骨架的化学信息学方法(FSCA),为针对复杂精神疾病的药物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
报告题目:基于活体微生物的免疫细胞肿瘤治疗。报告人:华子春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3月30日14:30-16:00。报告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二楼大会议室。邀请人:杨祥良教授。
报告题目:我国高端制剂从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发展的战略思考。报告人:陆伟跃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3月30日16:00-17:30。报告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二楼大会议室。邀请人:杨祥良教授。
2024年3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汪胜研究组联合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程建军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Flexible Scaffold-based Cheminformatics Approach for Polypharmacological Drug Design...
周庆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细胞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2. 抗肿瘤药物和抗衰老药物的筛选与开发;3. 线虫为模型的跨度遗传和自噬衰老研究。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盐,最早用于抗炎和镇痛,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近年来,阿司匹林也被用于保护心脏、抗血栓和预防肿瘤。阿司匹林的药物机理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方面水解成水杨酸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对底物进行乙酰化,调控多方面的生理过程。然而,除了阿司匹林的经典乙酰化底物环氧合酶,阿司匹林的其他乙酰化底物仍未得到全面的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康华峰教授、马小斌副教授团队与吴昊特聘教授团队合作,在开发克服生物多屏障药物新剂型方面取得进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和《生物材料》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