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 系统”相关记录1328条 . 查询时间(1.658 秒)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通过网格化系统监测揭示高黎贡地区野生动物时空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图)
系统 监测 野生动物
2025/2/20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开展生态关键区生物多样性系统监测和保护研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的科学指引,也是COP15主席国持续推动“昆蒙框架”落实的切实行动。

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在城市和区域范围内监测和评估脱碳进程。目前,CO2浓度监测和大气反演是获得区域碳源汇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往的观测站点稀疏,反演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建立高精度、高分辨率、实时动态的碳监测系统(CMS)已成为重要趋势。京津冀地区人口超过1.1亿,GDP占全国的11%,单位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球平均的30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获批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长武站 生态环境部 生态质量 综合监测站
2025/2/20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祁连山作为中国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其生命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提出抑制相干光通信系统相位噪声新方法(图)
光通信系统 相位噪声
2024/8/25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271010、U21A20454、62001287)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张帆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胡卫生教授团队和鹏城实验室余少华院士团队合作,在抑制相干光通信系统中激光器相位噪声影响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克服激光器相位噪声实现低成本相干光通信(Overcoming laser phase noise for low-cost coherent optical...
有益微藻水体净化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功能
有益微藻 水体净化系统 关键技术 功能
2024/9/10
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为频繁的活动而导致湿地水体中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大量输入使得湿地水体生态稳定性遭到破坏。微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因子,其群落结构对净化水质,维持湿地水体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优化水体中的微藻群落,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改善水质,维持水体中的生态系统平衡。目前很多有益微藻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水产养殖中,其种群稳定,适应能力强。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