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环境水利 >>> 环境水利与评价 区域环境水利 水资源保护 环境水利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水利 农业相关记录68条 . 查询时间(0.968 秒)
全球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采用咸水或微咸水灌溉以维持作物生产。然而,长期使用咸水灌溉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破坏土壤结构,并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尤其是限制磷(P)的有效性等一系列问题。燕麦是一种耐盐作物,在生态脆弱地区兼具粮食和饲料价值,具有较强的抗盐胁迫能力和盐离子积累特性,在盐碱地改良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其在咸水灌溉条件下的磷吸收机制尚不明确。
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军研究组围绕山区水资源量质演变规律及影响机制问题开展了研究,在植被变化对山区径流的影响机制、景观格局与山区水质的定量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军研究组围绕海河山区植被与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问题开展了研究,在海河山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未来气候对对山区径流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绿洲是干旱区的重要组成单元,也是干旱区农业发展的核心国土空间。水资源是维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绿洲系统的关键,我国80%以上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绿洲的扩张不仅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矛盾,也影响着绿洲的稳定与可持续性。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绿洲管理的永恒主题。
2023年3月14日,全国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召开。会议听取了联盟筹备情况说明,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和常务理事会,任命了秘书长、副秘书长,并发布了2023年联盟重大活动。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当选联盟首任理事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信当选常务副理事长。
2022年12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亚兵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我国棉区棉花生产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棉花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水资源压力的相关研究,发现我国棉区单位产量水足迹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为我国棉花生产的水资源消耗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结果以“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vari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规定要减少能源相关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以避免全球陆地和海洋均温的持续增加。通过调控机械化的农业部门生产模式,可以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费碳排放,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实施,这种基于“人水关系”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计算适配于以灌溉农业主导的干旱区流域,是旱区碳排放研究的新思路。相关评估表明,节水措施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费碳排放并降低气温增高风险。在中国旱区,水资源系统管理...
近期,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王振华教授团队连续在国际农业科学领域TOP期刊发表2项膜下滴灌棉花生境调控方向研究成果,石河子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2022年7月6日,中国农科院灌溉所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控技术团队与英国詹姆斯.赫顿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团队合作,创新利用一步水热合成法研制出磁性氮掺杂污泥生物炭,实现了不同环境水体中四环素的快速有效去除,为此类新兴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分离和净化技术》)。
2021年12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揭示了沟垄立体种植对夏玉米水光资源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为华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griculture》上。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是一类新兴生物污染物,城市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再生水中常含有该类污染物。因此,使用再生水灌溉是否会影响ARGs在土壤中的传播扩散备受关注,而已有研究结论不一致且缺少严格对照,大多未考虑作物的影响,同时缺少长期试验数据论证。
2021年10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团队科技成果“再生水水质提升与作物安全灌溉集成技术模式创建与应用”荣获2020-2021年度农业节水科技奖(科技成果类)一等奖。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王振华院长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长期膜下滴灌棉田节水控盐减残膜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2020-2021年度全国农业节水科技二等奖。这是石河子大学第一次牵头申报并获批该奖项。经过形式审查、广泛函评、奖励委员会会评;此次申报的90项成果中,仅有55项成果获奖。
2021年7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主办,内蒙古农业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刘东教授带队参加本次大赛,并受邀担任大赛评委。本次比赛共有94所高校推荐的254组参赛作品报名参赛,经过大赛网络评审,选拔出72所高校的126组作品参加现场决赛。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压感磁吸式全自动保险水龙头”“寒区生态系统稳定塘净水装置...
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水利科研专项“内蒙古寒区优质水稻高效节水综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于2021年4月10日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承担了项目课题之一“内蒙古寒区优质水稻需水规律及高效节水灌溉制度研究”,执行期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