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植物学 MS”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人员利用逆流色谱联用LC-MS技术开发出一新的天然微量成分发掘方法(图)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科研人员 逆流色谱联 LC-MS技术 天然微量成分 发掘方法
2018/5/10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民族药研究组博士研究生范青飞在导师宋启示研究员指导下,并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Dr.Guido FrankPauli研究组合作,利用逆流色谱联用LC-MS技术开发出一新的天然微量活性成分富集分析方法。为新的天然微量活性成分发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Dr.Pauli在对高等植物中研究发现,在高等植物Juglansregia,Adonis aleppica中有与动物甾体类...
茉莉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伤反应特异激素, 含量极低, 但作用较大。当植物受到机械伤害时, 茉莉酸调控一系列应激反应。12-氧-植物二烯酸(OPDA)是茉莉酸合成途径中的重要前体, 与茉莉酸有密切的关系。该研究建立了一种HPLC-MS/MS分析检测方法, 可同时检测植物材料中茉莉酸及其前体OPDA含量。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关系数达0.991 9–0.999 5, 回收率范...
GC-MS技术在延胡索块茎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延胡索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主成分分析
2012/3/2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块茎形成过程中代谢产物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考察了不同体积提取液和衍生化试剂MSTFA对峰的信号强度和个数的影响, 优化了实验条件, 确定每100 mg材料用300 μL提取液与100 μL衍生化试剂MSTFA时, 效果最佳。对延胡索块茎样品进行测定, 结果共得到92种化合物, 分别为: 5种脂肪酸、21种有...
大青皮甜石榴果皮香味组分的GC/MS分析
石榴 石榴皮 香气组分 GC/MS
2010/2/22
利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大青皮甜石榴鲜果皮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在石榴皮中检测出39种香气组分,石榴香气组分中以醛类和醇类为主,在石榴皮中占各自总峰面积的89.88%、4.70%;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为2-已烯醛,占总峰面积的64.15%。石榴果皮香气组分差异主要表现在C6醛和醇含量的差异上。
ESI-MS MS方法检测拟南芥膜脂分子对机械伤害的响应
机械伤害 脂类分子 脂类组学
2009/5/27
利用一种灵敏的、基于ESI-MSMS (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的脂类组学方法,测定了机械伤害诱导的拟南芥6 种磷 (phospholipids) 、2 种糖脂(glycolipids) 、3 种溶血磷脂( lysophospholipids)和约120 种脂类分子的变化, 探索了膜脂响应机械伤害的...
清香桂(Sarcococca ruscifolia)物中得到一个清香桂碱A和A1的共晶,我们通过化学及光谱方法确定了清香桂碱A1及B的化学结构,并用MS/MS技术证实了这个混晶的结构。这几个生物碱的结构为,碱 A(1)为△14.16-3a-二甲胺孕甾二烯;碱A1(2)为△16-3a-甲基甲酰胺孕甾烯;碱B(5)为△16-3a-二甲胺孕甾烯-20-酮。
唇形科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唇形科 挥发油 GC/MS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2007/12/21
摘要 在运用GC/MS技术的基础上采用HELP(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方法研究了九种唇形科植物的化学成分, 并以唇形科植物半枝莲为例详细介绍了HELP的解析过程. 应用总体积积分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鉴定出相对共有成分达70余种, 大多数为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不同的唇形科植物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与特征成分有明显差异. 九种药材挥发性成分中均含有桉油精(Eucalyptol, 含量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