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鸭相关记录61条 . 查询时间(0.109 秒)
2024年7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草食动物细菌病团队研究了 GE296_RS03820 和 GE296_RS03830 基因参与鸭疫里默氏菌荚膜多糖的生物合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以“The GE296_RS03820 and  GE296_RS03830 genes are involved in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i...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刘马峰课题组在微生物学TOP期刊《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研究论文。研究发现,鸭疫里默氏杆菌其中一个TolC蛋白同时参与了6种不同金属离子的外排、毒力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进化。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贾仁勇课题组在国际病毒学权威期刊《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首次发现鸭坦布苏病毒(DTMUV)NS3蛋白激活PERK/PKR、线粒体通路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贾仁勇团队在国际病毒学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连续发表题目分别为《鸭坦布苏病毒通过JOSD1-SOCS1-IRF7负反馈调节途径抑制I型干扰素产生》和《RNF123介导SOCS1的泛素化和降解以调节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期间I型干扰素产生》的两篇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鸭坦布苏病毒(DTMUV)利用SOCS1蛋白调控I型干扰素(IFN)信号的最新研究...
2022年8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创新了一种简单、快速的鸭胚肝脏原代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并研究了鸭胚肝脏原代细胞胆碱缺乏模型中的基因可变剪切,为鸭胆碱与基因结构的相关性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动物生物科学(Animal Bioscience)》上。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审定品种渝东鸭茅。
新华社西宁3月23日电(记者 李琳海)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了解到,青海首次影像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这是自《青海经济动物志》有记录以来,时隔30多年后再次记录到该鸟种,填补了该鸟种在青海影像记录的空白。
2021年12月15日,家禽所委托山东农学会组织专家对科研成果“鸭病毒性肝炎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进行了评价。该成果由家禽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烟台爱士津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会议由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主持,家禽所党委书记韩伟,所长宋恩亮,副书记井庆川,副所长李桂明参加,项目主持人马秀丽副研究员进行了汇报。
中新网韶关2021年11月23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23日消息,首届南岭观鸟节暨嘉年华近日在广东南岭地区举行,参与观鸟竞赛的一支队伍在此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这也是南岭首次记录到此鸟种。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审定品种“宝兴”鸭茅。
旨在通过研究鸭miR-21的分子特征、时空表达模式以及对鸭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探索骨骼肌发育机制提供支撑。本研究选取180枚(98±5)g鸭蛋,相同条件孵化。从孵化第11天到第27天每天取3枚鸭蛋(分别表示为:E11、E12、E13……E26、E27),无菌状态下逐只采集鸭胚胸肌样品。E27时另取3只鸭胚逐只采集腿肌、心、肝、肾、肌胃、小肠、腹脂和皮脂。混合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
旨在对高、低剩余采食量(RFI)北京鸭品系皮脂蛋白质组分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不同RFI品系间脂肪沉积差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相同条件下饲养的高、低RFI品系各12只6周龄的北京鸭皮脂为研究对象,利用iTRQA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6周龄北京鸭皮脂的蛋白质组分差异。结果共鉴定到859种蛋白质,以表达量差异1.5倍以上的作为显著差异蛋白,共发现差异表达蛋白59个,其中在低RFI品系中高表达的蛋白34个...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疫苗株自1960年以来一直被用于防控DEV感染,该疫苗安全稳定、生产技术成熟、可快速诱导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EV的基因组庞大,复制非必需区多,可容纳多个外源基因的插入,被广泛用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来开发疫苗。当前,尚未见仅针对DEV疫苗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DEV疫苗株和强毒株UL2基因特点,明确...
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团队与山东莱阳市政府合作进行野外科学考察,在莱阳南郊的吕格庄镇金岗口村附近的1、2号地点上白垩统王氏群地层进行了大规模发掘,目前在2号地点已发现5层连续分布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富集层,抢救性采集了大量以恐龙为主的脊椎动物化石,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如新材料的发现和对青岛龙头饰的再研究等。汪筱林等对部分鸭嘴龙类头骨新材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和对比...
2014年3月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倪喜军和同事在最近一次野外科考时,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沙漠中发现两块珍贵鸟类化石,并最终证明是早已灭绝的罗曼维尔雁鸭亚科鸟类化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