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政治制度 行政学 国际政治学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政治学 投票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105 秒)
当地时间3月23日晚,根据斯洛伐克统计局对85.61%选票的计票结果,在该国当天举行的总统选举中,现国民议会议长彼得·佩莱格里尼和前外长伊万·科尔乔克得票率位居前两位,分别为39.28%和39.07%。
当地时间2024年3月10日,葡萄牙举行2024年议会选举投票投票于当天上午8时开始,将持续至当天下午19时。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9日,美国众议院以320比99的投票结果,通过一项避免美国政府部分关闭的短期法案。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9日7时,哈萨克斯坦开始举行议会下院和地方议会选举投票投票将于当天20时结束。
当地时间2023年3月7日,黎巴嫩外交和侨民部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在缴纳2022和2023年度拖欠的会费后,黎常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已重新获得在联合国的投票权,可正常参与各专项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科技变革推动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的重大变迁。自动化、机器人生产、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给各个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职业替代风险,由此产生一批“自动化的失败者”。在欧洲拥有高自动化水平的发达国家,科技变革不仅冲击着工人阶级,而且分化了欧洲中产阶级,并对欧洲各国的政党选举投票格局产生影响。本文分析“欧洲社会调查”最近四轮的数据(2012-2018年)发现,自动化技术带来的职业替代风险升高会普遍加大选民对福利...
本文利用第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特征、村集体特征、候选人特征和社会资本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投票选举意愿的因素的方向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自身特征中的投票选举面貌、家人是否在村办企业工作这二个变量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非农就业、是否曾经担任过干部这四个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②村集体特征中仅有是否有过过往纠纷这一...
今年的美国大选,由于在位者布什和挑战者克里势均力敌,加上双方阵营都接受了四年前那场大选的教训,深知每一张选票的重要性,因此,共和民主两党均使出吃奶的力气,想方设法动员本党得登记选民出来投票。据不完全统计,1.143亿选民在99%的选区里投了票,但如果算上440万至600万缺席选票和临时选票,实际数字是有1.2亿人投了票,这意味着有近60%的符合条件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创下了1968年以来的最高。如此...
文章来源《人文杂志》 2004年9月[摘要]:引入个人判断能力概念,建立了群体决策的效率、可靠性及效益函数.并对投票决策的效率、可靠性、效益进行分析.在同质性假设条件下得到了群体成员个人判断能力、决策规则与群体决策的效率、可靠性之间关系的5个命题.本文的结果表明对不同判断能力的人组成的决策委员会,应采用不同的决策规则,这样能收到组织决策的效益. 作者单位:安立仁(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文章来源2004年8月1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作的学术报告政治学作为一种学问、知识和实际政治之间的相互构成的关系。即实际政治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学问,而学问又如何影响到实际政治、实际生活的发展。政治学者如何在他的学问中体现他个人作为知识研究者的身份(不限于象牙塔中的也包括在社会上、政治上的身份),而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又如何影响到自己的学问。 我比较关心的问题是:西方、日本在研究中国的历...
选举投票程序研究述评           2007/11/9
  选举投票程序中的问题,一些是由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所引起的;而另一些是由实际工作没有按照选举法的严格要求进行所造成的。这里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前者,即由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所造成的问题,并综合各方意见,试图提出解决的方案。   (一)流动票箱的存废   流动票箱投票是由选举委员会派出工作人员携带票箱到选民住地,让选民民主投票,目的是为了方便老弱病残和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选民投票。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少严格...
股东投票权是股东核心权利之一。股东投票权的征集是指由代理人主动请求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的上市公司股东(下称股东),授予其以股东的名义进行投票表决。它是投票代理权内容之一,涉及代理和信托的法律关系。股东委托代理人在股东大会上代为行使股东表决等权利,代理人则兼顾股东的意愿或利益,适当行使股东权利的义务。其与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最大的区别是,受益人往往不是股东,而是代理人。代理人通过征集股东投票权获...
强制投票制的宪政意涵           2007/8/7
强制投票制的宪政意涵 □ 王 勇 一 一般而言,片面追求高参选率可能会导致一些变相的强制投票行为,然而,我们并不能由此而认为所有的强制投票行为都是仅仅为了追求高参选率。也就是说,在我国当前的选举实践中,当我们对基于追求高参选率而导致的对选民实施的各种变相的强制投票行为表达某种否定性意见时[1],并不是完全理性化的。...
采用投票表决方式确定代表候选人质疑 □ 李永君 据了解,县(市)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在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过程中,由于代表候选人人选的基本素质和影响力相当,竞争较激烈,无法通过民主协商来确定,一些选区就采用投票方式按得票多少来决定。笔者认为,这一做法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一是选举法等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许可这...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1999年第01期[文摘]:在代议制民主政体中,选民投票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公共选择理论认为,选民扮演着一种政治市场上的经济人角色。但在大集体活动中,个人理性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在现代社会通行的多数票选举规则的约束下,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完备性、个人选择的不确定性、选择结果的强制性以及损益的公共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民往往会表现出“理性而无知”的政治冷漠心态。文章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