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佛教 >>> 佛教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佛教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20条 . 查询时间(0.682 秒)
文章分析了善导念佛思想的基本内涵,指出善导的念佛思想主要由念佛的心理基础(“三心 ”说)和念佛的实践方法(称名念佛)两方面组成。
2008年5月24日上午,“首届中国近现代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暨毗卢寺开放十周年纪念,《溯流徂源-毗卢寺与中国近现代佛教》书首发式在南京毗卢寺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是由北京大学、南京毗卢寺、佛教在线(www.fjnet.com)联合主办。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梳理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发展脉络,促进近现代佛教资料的挖掘、整理和传播,并通过加强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学术研究,为当今佛教界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基...
中国古典名楼     中龙兴寺  新绛县         2008/4/22
龙兴寺位于新绛县城内北街顶端最高处。寺容雄伟、气魄非凡,唐塔耸立,风景宜人,是瞻拜佛祖,净化心灵,避暑游玩的好地方。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创建于大唐开国初年,由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寓居而使这块风水宝地身价倍增,由原来的“龙兴宫”易名为“龙兴寺”。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用二年努力,加固塔基248米,新建了“碧落碑亭”,翻修了元...
湖北当阳玉泉寺     玉泉寺  当阳  湖北       2008/4/22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大定五的(559年),梁宣帝萧察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晋王杨广应智头奏请在此起寺,敕名“一音”,后改为“玉泉寺”;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杨广敕封智头为“智者禅师”,并亲书“智者道场”匾额。唐贞年间(672——649年)僧法瑱增建;仪凤二年(677年)唐高宗诏请寺僧弘景为师;后...
北京卧佛寺(图)     卧佛寺  北京       2008/4/22
卧佛寺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寿安山南麓,距城约20公里。 寺始建于七世纪前半叶,初名兜率寺。以后屡废屡建,寺名亦屡易,先后名寿安山寺、大昭孝寺、洪庆寺、永安寺等。公元1734年清代皇室又一次重建并赐名十方普觉寺。早在建寺之初,寺内就供有檀木雕卧佛像,公元1321年又铸造了一尊巨型释迦牟尼铜卧佛供于寺中,因此,人皆称其卧佛寺,历代帝五所赐的诸多正名反而极少被...
北京通教寺(图)     通教寺  北京       2008/4/22
在北京东直门内的一条小街深巷中,有一座北京市著名尼众寺庙,它就是通教寺。1983年,通教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成为北京市尼众学修及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通教寺山门外是一片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的公园,使寺院的环境更显幽静。进山门后,即可看见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 殿中的莲花座上供奉着阿弥陀...
北京太庙(图)     太庙  北京       2008/4/22
在中国,古代国都布局都有一些规矩,如“左学右庙”,“左祖右社”。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的太庙也不例外:紫禁城左前方祭祖的太庙,右前方则是祭神社稷坛(现为中山公园)在天安门城楼东侧,即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太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屡次修葺与扩建,面积达到了139650平方米。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登极、亲政、册立等告祭的重要场所。 ...
北京社稷坛 (图)     社稷坛  北京       2008/4/22
社稷坛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的西北侧,与天安门东北侧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相对,一左一右,体现了“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原则。社稷坛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作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神(社即土地,稷即五谷),后来才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社稷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它所在的地方,唐代是幽州城东北郊的一座古刹,辽代扩建为兴国寺,元代又被圈入大都城内,改叫万寿兴国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
北京碧云寺(图)     碧云寺  北京       2008/4/22
碧云寺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碧云寺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寺庙。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聚宝山东麓,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由山门至寺后石塔,高度相差一百余米。在中轴线上的前几重佛殿屋本为明代遗物,内有佛塑佛雕,其中立於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寺院层层殿堂依山叠起,因寺院依山势逐渐...
澳门普济禅院(图)     普济禅院  澳门       2008/4/22
普济禅院又名观音堂,为澳门三大禅院之最大者,始建于明末,距今已有360余年历史。庙宇巍峨,前后三进,横连几座。前殿为大雄宝殿,次为长寿佛殿,后为观音殿。观音殿供奉莲座观音大士,樟木雕塑,两边分列十八罗汉,其中左边一尊鬓发卷曲,鼻骨高耸,据说即为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他曾在中国研习佛理。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美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就在这里签订。
安徽泉州开元寺(图)     开元寺  泉州  安徽       2008/4/22
开元寺位于安徽省泉州市区,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甘露坛、藏经阁等建筑。其中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殿内有龙柱、方柱、圆柱等多种石柱,佛龛内供唐玄宗“御赐佛像”释迦牟尼佛及四方佛。殿内石柱柱顶斗拱间雕有飞天乐24尊,殿前石台砌有人面狮身青石浮雕72幅。大雄宝殿两侧大院中矗立两座石塔,称紫云双塔或东西塔,也被誉为“泉州双塔”。东塔原名镇国塔,西塔原名无量仁寿塔,原塔都是木质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塔。两塔相距约...
安徽九华山祗园寺(图)     祗园寺  九华山  安徽       2008/4/22
祗园寺也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7年),清代几经重修和增建。祗园寺傍山构筑,依山就势,层层迭迭。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方丈寮、退居寮、衣钵寮、光明讲堂等。大雄宝殿中央为西方三圣——释迦、弥陀、药师,两旁是十八罗汉。佛像背后为海岛图,观音居中,众像千姿百态,塑的是观音斗鳖鱼的佛教故事。现在火寮房内仍存有八口大锅,人称千僧灶。
安徽九华山化成寺(图)     化成寺  九华山  安徽       2008/4/22
化成寺为安徽九华山的开山寺庙。唐开元年间(773~741年),地藏王金乔觉入山传教,当地人士为之建寺,其后屡有废兴。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两次敕赐御制“藏经”,并子寺内建高大藏经楼收藏。藏经长达6770卷,装帧精美,印制考究,至今保存完好。另藏一套手抄佛经,朱红字体,工整秀丽,相传为山中一位教徒用自己手指上的血掺合朱砂精心写成,被称为“血经”。
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图)     甘露寺  九华山  安徽       2008/4/22
甘露寺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位于安徽省九华山北路的半山定心石下,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朝礼九华,认为如果在这里建立寺庙,肯定会有高僧出现。禅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听到这句话,立即募化建寺。传说在开工前夕,满山松针尽挂甘露,故命名为甘露寺。清朝乾隆时扩建,咸丰时毁于兵燹,同治三年(1864)修复。全寺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的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韦驮殿、祖师殿...
广东南华寺(图)     南华寺  广东       2008/4/22
南华寺位於韶关市南二十公里庾岭分脉的山麓中,创建於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初名宝林寺。寺庙依山而造,面监北支流曹溪。唐仪凰二年(677年)禅宗六祖慧能住持曹溪 发展了禅宗南派 是最为著名的禅宗祖庭;有岭南第一禅寺之称.唐朝朝廷赐名“中兴寺”、“洪泉寺”。宋初赐名“南华禅寺”,沿用至今。南华寺现有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平方米,以中轴线布局,前后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