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宗教学理论 >>> 宗教哲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宗教哲学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0.784 秒)
近日,由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主办、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协办的柏拉图及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来自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侨大学、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和博士研究生约2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谢文郁教授主持了18日上午的开幕式。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在致...
黑志燕,女,回族,1986年4月出生,宁夏同心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201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专业,取得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宗教哲学、女性主义、固原民俗文化。
张敏,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北京大学东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亚研所客座教授。(2005年)韩国首尔大学宗教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0年)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研究院 学术研究,(2016年)日本创佳大学 学术研究,(2009年)韩国栗谷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旨发言,“栗谷的理气观”,(2013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旨发言,“An Inqui...
车玉玲,女,黑龙江人。现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城市哲学、俄罗斯宗教哲学。200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获得教授职称,2007年被聘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2012年被聘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独立发表学术著作2部、参编1部著作、1部教材。同时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了论文数十篇,具有...
辛雷乾,男,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院校:西藏民族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07.06)研究方向:西藏宗教哲学。
马寅卯,男,1970年生,内蒙古凉城县人。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2000年12月—2001年6月、2004年10月—12月在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做访问学者;2005年10月—2006年1月在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
《天府新论》(图)     天府新论  政治  哲学  经济  法律  公共管理  社会学       2017/3/30
《天府新论》是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杂志。它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鼓励创新之见,以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为宗旨。《天府新论》发表国内外政治、哲学、经济、法律、公共管理、社会学、文化、文学、历史、科教等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书刊评论、观点综述,是了解国内外社会科学学术界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证、新成果和新趋势的重要窗口。学术性、创新性、探索性、综合性为该刊主要特色...
李兰芬,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她的研究方向:宗教哲学、王弼与汤用彤研究、儒家宗教问题研究。论文:1.《历史变迁中的宗教传统与宗教研究》。2.《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及其世界意义》。3.《论汤用彤在现代玄学研究中的作用》。4.《近现代中国宗教研究兴起的几个相关问题》。5.《玄思的魅与惑——王弼玄学再探讨》。
余日昌,男,1961年1月出生,研究生(哲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文化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文化厅文化产业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文化、佛学与宗教文化、比较宗教。
自2013年开始探讨“修行人类学”这个话题以来,相关讨论日渐深入。2015年6月在海南玉蟾宫举办第一届宗教人类学工作坊,题为“世俗时代的修行”,2016年9月在江苏茅山举办第二届宗教人类学工作坊,题为“修行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与社会”。与这两次工作坊相配合,《宗教人类学》第7、8辑连续推出“修行人类学”专辑。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修行”这一议题,我们拟于2017年5月1-4日举办第三届宗教人类学工作坊,...
田海华,出生于新疆拜城县,1993年获哲学学士学位(新疆师范大学),199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四川大学),20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现为四川大学宗教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希伯来圣经之五经研究、圣经诠释的历史与方法、女性主义圣经诠释、圣经汉译;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与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各一项;出版专著《希伯来圣经之十诫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
自然崇拜 、亡灵崇拜和法老 崇拜是古埃及宗教 的核心 内 容。亡灵崇拜是埃及宗教发展 的中间环节,因而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作 用。亡灵崇拜是埃及 自然崇拜发展 的必然结果 ,反映 了埃及 由原始社会 向奴隶社会过渡 的历史 ,因而是人间社会力量 的折射。亡灵崇拜还受到 埃及人思维模式和尼罗河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亡灵崇拜 中蕴涵着埃及 文明的重要信息。金 字塔 文、棺文和亡灵书等死者之书反映了埃及 当...
王蓉,女,汉族,四川成都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浙江大学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后。
从比较文化的视角看,儒家解释传统自原始儒家形成以来相沿至今,都怀抱一颗敬畏之心解释历史上的儒家大师们的学与行。“君子三畏”为儒家提供了理解经典的连贯的基本价值,提供了对于经典的原初态度的基点。这种敬畏之心是儒家得以绵延的价值认同和实践导向的基础结构。缺乏这个基础结构,我们就无从理解儒家之谓儒家的理由。与儒家传统相对而言,基督教传统中对神圣旨意的理解,也有敬畏的先设条件。但是,两者之间具有鲜明的差异...
《狱中书简》     狱中书简  宗教哲学       2013/11/6
《狱中书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