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林业经济管理 >>> 森林资源及其经济评价 林业生产结构与布局 林业管理原理与管理体制 林业企业经营决策与经营计划 林业企业市场经销 林业经济效益 林业建设项目的评价方法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林业经济管理相关记录97条 . 查询时间(1.88 秒)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从林地生产力、林地利用率、造林面积、有林 地面积、技术效率、社会福利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分析我国集体林家庭经营的绩效。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以 家庭经营为主导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对我国集体林经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集体林家庭经营产权制度迫 切需要进行变迁。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从林地生产力、林地利用率、造林面积、有林 地面积、技术效率、社会福利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分析我国集体林家庭经营的绩效。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以 家庭经营为主导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对我国集体林经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集体林家庭经营产权制度迫 切需要进行变迁。
本文利用农户的面板数据评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对当 地农户收入的短期影响。分析了退耕还林强度、工程参与程度、村参与工程的 时间对样本农户人均年收入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 ( 1) 工程参与对农户 收入的影响为正向关系; ( 2) 如果在村级早一年实施工程, 则人均年收入提高 17 37% ; ( 3)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消除贫困的影响尚考虑不足。
1998 年以来,中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六项林业重点工 程,每项林业重点工程采取了补贴、限制或者禁止林木商业采伐、禁止利用等多项政策。采用 15 个案例县的 1995 - 2006 年 3096 个样本数据分析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流动和收入长期不平等的影响,采用计量经济学 分析方法,计量每个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1) 样...
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氮和磷可随溪流非木质残体的输出和降解而流失,进而影响下游水体环境,但目前缺乏必要关注.因此,本文以岷江上 游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于 2013 年 8 月(雨量最大季节)调查了 18 条溪流中的非木质残体(树皮、树叶和<1 cm 树枝)氮和磷贮量特征.结果表 明,该区域溪流中非木质残体氮在单位面积集水区的贮量为 2684 mg·hm -2 ,在单位面积溪流的氮贮量为 774 mg·m...
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是绿色消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然而相关研究结论碎片化,有待梳理整合以呈现出一个清晰画面。应用文献分析方法,本研究将这一差距归因于方法性原因和影响因素原因,分别进行了阐述分析,其中影响因素包括参照群体影响、产品因素、个人能力、习惯以及情境因素。然后,本研究对缩小这一态度行为差异的干预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最终构建了“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模型”。这一理论构架...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依托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经济研究室。2006年5月29日由省人事厅专家处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林业经济研究室始建于1984年,直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室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研究生联合招生单位。
针对湿法炼锌净化过程中钴离子浓度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融合策略的钴离子浓度组合预测模型.从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和计算时间复杂性的角度出发,以在线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为基础,通过考虑不同核函数对预测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两个在线支持向量回归子模型,并采用改进粒子群进化算法进行子模型的参数寻优.其次通过熵值法的智能融合策略进行子模型的集成,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基于现场实际运行数据的仿真实验表明,组合...
以滇西南中低山盆谷区的芒市为例,在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合理度的概念和内涵并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合理度的评价指标、测算方法和分级标准体系基础上,定量地分析评价了芒市近8 a来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各个地类变化的合理度和总体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度,为推进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退耕还林工程的科学实施提供基础依据。评价结果表明,全市近8 a所有地类转化的总面积为77 602.80 hm2,转化的合理度(RD值)只有...
论文选取2000、2006年时相相近的TM遥感影像作为山东黄河流域的基本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法、专家分类法进行森林资源的分类和验证,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法建立森林资源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流域的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济南、泰安、莱芜的森林覆盖率超过30%,其它地市只有15%。森林资源生态适宜性方面,泰安市优,济南市和莱芜市良,淄博市、滨州市、菏泽市、东营市和德州市中等,济宁市和聊城市...
利用"十五"期间(2001—2005年)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根据优势树种生物量扩展方程,估算江西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并分析其地理分布特征。江西省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为263.87 Tg C(1 Tg C=106 t),其中林分碳储量为214.70 Tg C。在11个地市中,赣州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为70.11 Tg C,其次是吉安市、上饶市和宜春市。江西省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为2...
基于栅格面积成分数据,构建了研究林地面积变化原因的计量经济模型,采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估计了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江西省林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文章遴选出了包括人口、人均GDP、区位条件等在内的影响江西省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种因素驱动江西省林地面积变化的机理,提出了江西省加强林地保护、促进林地面积增加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快经济发展,特别是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
在南方集体林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成为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在农户非木质林产品经营中需要考虑投入要素的有效性以及生产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问题。论文以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和仙居县杨梅产业为例,分别选取两个县(市)共167户林农2009年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在农户微观层面运用C-D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了投入要素及影响因素在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农药化肥投入、地域因素都对两个地区非木质林产品生产有显...
基于随机参数化L系统的形式化语言对树木进行三维构模.依据树木与视点的空间关系,动态划分了基于林分的层次细节(LOD).对不同的细节层次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处理以达到真实感绘制.通过调整L系统的迭代、分层存储树木模型、十字交叉画树等策略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渲染,并对层级细节的渲染效率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本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三维森林虚拟系统,可以满足森林三维场景的真实感和实时可视化效果的要求.
阐述了干扰的含义、森林的基本干扰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了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指出合理的人工干扰是进行森林生态管理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