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道教 >>> 道教哲学 道教文献 道教艺术 道教史 道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道教相关记录157条 . 查询时间(2.434 秒)
新华网香港4月26日电(记者 朱华颖)“大道流行——《道德经》版本(文物)展览”26日在香港九龙公园文物探知馆开幕。这是香港开埠以来首次举办《道德经》版本展览,也是世界上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道德经》版本(文物)专题展。 这次展览是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的活动之一,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道教协会和国际道德经论坛香港组委会联合举办。展品共153种近300件,包括考古发现最早的战国竹简本,历代各...
4月24日上午,中国(西安·香港)国际道德经论坛移师陕西古楼观台,举行了中国陕西古楼观台复修落成庆典暨祈祷世界和平法会。 中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市长陈宝根、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等出席,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名道教人士参加了活动,香港恒基兆业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兆基向楼观台捐赠50万元善款用于观内修建,同时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将亲手书写长达8.1米的金版《道德经》长卷赠送...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北京讯: 5月18日,“大道流行----《道德经》版本(文物)展览”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隆重开幕。 展览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道教协会联合举办,国家图书馆承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际道德经论坛香港组委会协办。该展览也是4月下旬在西安和香港两地召开的国际道德经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和内容,已于4月26日至5月10日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在北京将从5月18日至6月5日在国家图书...
“国际道德经论坛”征文通知     道德经       2007/12/12
《道德经》传自久远,虽仅5000余言,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文本载体之一,也是中国翻译成外文版本、语种最多的典籍,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被公认为人类文明的杰出成果。为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智慧和启示,以增进宇宙自然以及社会人群的和谐,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拟联合于2007年4月在中国西安和香港举办“国际道德经论坛”。我们将邀集海内外的道教领袖和世界...
南昌万寿宫亦称“铁柱”或“妙济”万寿宫,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同为江南三大著名宫观,其供奉的主神是晋朝的许逊真君。许逊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青年时开始修道,因道誉日著,举为孝廉,曾任蜀郡的旌阳令,后弃官东归。他一生倡行忠孝、真心诚意利济百姓,相传他为治理鄱阳湖水系的水患,曾以铁柱镇蛟。百姓感念许逊的德化,为他立了生祠,并敬其如神明,尊其为“福主”。宋朝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后人始称其...
国际道德经论坛在港闭幕     道德经       2007/12/12
人民网香港4月27日电 记者武少民报道: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今天下午在香港闭幕。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中央驻港联络办主任高祀仁、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等出席了闭幕式。 此次论坛历时6天,跨越西安、香港两地,包括中国在内的17个国家的道教界人士和其他宗教界人士、著名学者、工商界人士、文化名人等共350余名代表出席论坛。论坛期间,代表们...
作者为中华宗教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 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共同举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历时7天,圆满闭幕。《道德经》已成书2500年,为什么还要举办这个论坛,为什么还要提倡重视《道德经》? 重视《道德经》,看似一次对经典的回归,其实在酝酿一个时代的进步。在老子的时代,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简单、自然、朴素,人们比较容易效法自然法则。而进入到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复...
《中华道藏》将穿上“古装”          2007/12/12
记者19日从在此间举行的《中华道藏》线装版工作座谈上获悉,洋洋6000余万字、出版已达2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华道藏》将于年内完成进一步的校勘、标点工作,首次采用线装这一最能传达古籍神韵的装订方式,“古装”面世。 《中华道藏》的编纂是继明代《道藏》之后,近五百年来中国首次对道教经书进行系统规范的整理重修,被列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于2004年出版发行了精装版。 据了解,《中华...
新华网陕西频道1月26日电(记者冯国)陕西省志丹县发现道教真身泥塑曾轰动一时,经专家近来深入研究发现,这尊真身泥塑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的真身泥塑,其时代在明末清初。 据介绍,这尊罕见的道教真身泥塑是2004年末发现的,位于陕西省志丹县马头山上。这里原始次生林发育茂盛,在黄土高原地区属于罕见的生态区;附近除了古代庙宇的残碑、砖瓦等建筑遗存之外,还有两千多年前的秦直道及其附属建筑。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
四川剑阁再次发现道教摩崖造像     道教       2007/12/12
日前在四川省剑阁县,再次发现了道教摩崖造像——下寺沙溪坝道教摩崖造像。据专家初步考证,此造像属北魏晚期道教摩崖造像,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下寺沙溪坝道教摩崖造像是在修建河堤工程时发现的,位于剑阁县沙溪坝入口公路的路基下2米、距清江河约5米的一块巨石上。开龛上下两排共7龛,下排两龛属主龛,内容为神像、侍者、力士以及供养人等图谱,人物造像十分清晰。主龛右侧龛窟里的法...
6月15日至16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大师应邀赴兰州,在“文化•薇乐论坛”上主讲“《道德经》与和谐社会”。任大师通俗易懂的讲解,不仅让人们对经典名著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和谐注入了更多人的心田。 千人齐诵《道德经》 中国第一位敦煌学博士后、兰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永明主持论坛开幕式。讲座开始前,出席开幕仪式的省上老领导李子奇、韩正卿及省民委主任卓俊才,在刘永明教授的领读下,与上千名...
陕西日报讯在陕西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和安康市、十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日前,6尊抗战时期流散在外漂泊长达69年的武当山道教铜像从陕西安康运抵湖北十堰,由十堰市博物馆收藏。这是继1987年46尊武当山道教铜像回归十堰以来,武当山流散文物成功回归。 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部队为搜集战备物资,在部队转移四川时,将武当山周府庵、遇真宫、元和观、太子坡等宫观内近千座铜质造像拆下,用马车运...
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在西安开幕     道德经       2007/12/12
新华网西安4月22日电(记者魏武、冯国)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22日在陕西西安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向论坛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和全国政协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刘延东说,《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短短五千...
新华网西安4月22日电(记者魏武 冯国)国际道德经论坛22日在西安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向论坛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他首先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加论坛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诚挚问候,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贾庆林说,《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
新华社香港4月21日电(记者朱华颖 唐昀)21日下午,上万香港市民会聚香港大球场,齐声诵读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道德经》,成功打破“最多人同时集体发声诵读”吉尼斯世界纪录。 “《道德经》的古老智慧对建设一个繁荣、稳定、发展、和谐的香港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蒋坚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诵读活动的成功举办,体现了香港道教界的大团结、大联合以及香港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为国际道德经论坛拉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